内经中的情志养生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最佳。“婉然从物,或与不争”,表现了阴阳和平人在情志方面的特点,并能“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说明与人为善,人际关系良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 以情胜情 内经以情胜情的养生方法主要基于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与怒相应;心属火,与喜应;脾属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4.html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了。什么是医经呢?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指出:“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5.html

瘟疫论--第一部传染病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传染病不断流行,使大批人员死亡。特别明清两代更是大量发生。据有人统计,明代276年间发生了传染病大流行64次,而清代266年间发生了74次,可见传染病流行之频繁。我国历代医家对传染病的防治十分重视。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30.html

五味免偏嗜 饥寒防失宜--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上)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葛洪在抱朴子中对内经五味损伤学说,运用五行学说进行了解释,谓:“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00.html

衰老机制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弗利克氏据细胞分裂次数,判断人可活到120岁。黄帝内经上古天真篇亦提出人的寿数,起码应为百年。然而,有生必有死,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生命一旦出现便开始了向死亡的转化,人从十多岁起衰老便悄悄地开始了,衰老并非疾病,但亦与疾病不无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13-1.html

乾坤大旨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乎?”祖国最早医学的经典内经,虽托始于黄帝,而成书却在春秋战国时期。易经是我国最早讲阴阳的辩证唯物哲学,托始于伏羲固不可信,但最初的记载不晚于西周。其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8.htm

饮食冷热 关乎健康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④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饮食养生不但要做到节五味、节饥饱、调和五味,而且还要调寒热。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脾胃论·摄养篇做了进一步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28.html

关于李经纬内经全释_【中医宝典】

...。内经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内经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82.html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是古代人类研究大自然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运动规律的古代自然科学学说 五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根据黄帝内经和其他古籍的记载,从气的运动方式,讨论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非五材 五行是揭示天地之间四季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8.html

灵枢简介_【黄帝内经】

...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灵枢又称针经九针,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 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在针灸学上有绝对权威。明代马马莳编灵枢注...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9.html

共找到888,8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