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并渐有春雷的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活动。雨水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 春分的“分”,是过了一半的意思。此时正是农家最忙的时节,也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 中医认为,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因此,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 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82.html

养经络 做做操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所有的空气呼出双肺之外。此时,横隔膜会自然而然地升起。反复几次,也可单做此式。 第二节:下蹲运动 下蹲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可以活跃全身所有经络中的气血,加强足六经与督脉的活力,可固肾经、强腰力,积蓄生命阳气,对冠心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636.html

春季生活起居养生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的原则,一是要注重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调息是指呼吸调节要匀称,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三者在锻炼中应协调统一。二是要做到适度不疲,循序渐进。三是要做到持之以恒,...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83.html

大暑养生运动——游泳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游泳是夏季最为适宜的健身运动。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泳之游之”的词句。大暑盛夏炎热,酷暑难消,游泳既可让人得到乐趣,消暑去凉,又能让人从中得到锻炼。 游泳时,人在水中承受的压力比在空气中大许多倍。站在齐胸深的水中,呼吸肌可得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460.html

谷雨养生运动——荡秋千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荡秋千的健身效应是全身性的。在不断克服紧张和恐惧心情的同时.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还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 秋千古称“秋迁”,意即用手揪着皮绳迁荡。据说,荡秋千,原称“荡...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495.html

秋分养生运动——登山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登山有益于身心健康,可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在登山的过程中,人体的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内脏器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功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登山”是最适合秋天的健身运动了。 诗圣杜甫于重阳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579.html

小寒养生运动——跳绳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跳绳是一项经济、简便而且很有效的健身运动。连续跳绳半小时所消耗的热量,与游泳大致相同,很适宜在冬季进行。 在跳绳时要注意以下几项要点:跳绳时,先将绳置于脚后跟处,由后向前跳}乜,脚掌落地后,改为上下弹跳。跳绳中应保持膝部弯曲,臀部放松,...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626.html

秋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特性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运动养生:秋季是运动锻炼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09.html

动静结合有益身心_【中医宝典】

...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总结中医关于动静结合的具体方式,精髓应该是外动内静,身动心静。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身边的长寿老人,确实有这么个规律。 《吕氏春秋·尽数篇》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长寿之星孙思邈,他体会到运动能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726.html

护好“四梢”安度伏天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可疏通经脉。老年人散步时尽量穿平底鞋,行走时经常以趾抓地,可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和趾力,伸掌握拳运动,常玩健身球,也可手握三个核桃指拨玩耍,左右交替,这样可增加双手的灵敏度,增强手脑联系,延缓衰老。 肉之梢——舌 舌之正常,食欲旺盛,食物营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67.html

共找到69,3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