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无需治疗,都与呼吸和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有关,此种心跳快慢的变化是随呼吸运动呈周期性改变,屏息时心律不齐消失。少数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常常见于心脏病患者和颅内压增高的病人。 过早搏动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以...
...恢复窦性心律时文氏现象消失。 (3)2∶1房室传导阻滞与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鉴别:2∶1房室传导阻滞者所有P波形态一致,P-P间期基本规则。而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提前的P′波与窦性P波不同,由于异位P′波提前发生,P-P′间期 ...
...增高,抢先发出冲动而激动心脏,称为期间收缩,又名过早搏动。按起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及室性,以室性最常见,房性次之,心电图特点如下:1.室性期前收缩(1)提前出现QRS波群及T波,其前无P波。(2)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
...1.3:1,左心腔变小,左心室流出道狭窄(<20mm),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主动脉瓣收缩中期关闭。 ⑤心血管造影,左心室腔显示倒锥形改变。 二、临床上还需对主动脉瓣、瓣上和瓣下狭窄进行鉴别,主要依靠影相学手段: 1、主动脉瓣狭窄 (1)...
...1,左心腔变小,左心室流出道狭窄(<20mm),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主动脉瓣收缩中期关闭。 ⑤心血管造影,左心室腔显示倒锥形改变。 二、临床上还需对主动脉瓣、瓣上和瓣下狭窄进行鉴别,主要依靠影相学手段: 1、主动脉瓣狭窄 (1)X线平...
...利多卡因(常规剂量)或用普鲁卡因胺100mg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增加传导阻滞比例,即可使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或短时间内消失或转为偶发并行性室性期前收缩。 并行心律与洋地黄的关系: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往往是洋地黄...
...心源性、心脑综合征。 5.心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心音减弱,第一心音低钝,甚至胎心音或奔马律。 6.心率增快、减慢、频发早搏。 7.个别病例心前区可听到Ⅰ ̄Ⅲ级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体征。 8.严重病例可有气促、紫绀、肺部湿罗音、肝肿大、...
...梗阻的因素主要是乳头肌肥厚,移动及收缩期二尖瓣叶受流出道高速血流的射流效应(wenturi and/or drag forces)吸引前向移动(SAM),导致二尖瓣的“瓣叶-间隔碰触”(leaflet-septal contact)现象所...
...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游走节律、窦性静止。 (2)异位节律:窦房结以外发出的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称为异位节律;可分为两大类:①逸搏或逸搏心律;②期前收缩以及由期前收缩或快速异位激动引起的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 (3)传导阻滞...
...2次/10分钟。当子宫收缩达极期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产程延长或停滞。由于宫腔内张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宫缩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