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现代应用针灸治疗精液异常症,最早报道于1958年[1]。但自此之后,直至70年代,几乎仍以个案报道为主。这一时期,在取穴及穴位刺激方法上,基本上沿用传统之法,如用穴多选肾俞、关元、命门等;方法则为针刺或艾灸,治疗时间...
...飞扬,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原作飞阳。《针灸甲乙经》作飞扬,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络穴。 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另说“外踝上九寸”(《针灸资生经》)...
...秘传》(远销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及《风症指南》等书。方氏除精研医道外,尚精于书法绘画与诗词音律。 名医:方慎盦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证治经验 •一、取穴经验 •二、针药兼施的应用 •三、引进现代医学方法 ...
...关键词:陈退翁 《伤寒针灸穴解》 据文献记载,由清至近代(公元1644~1948年),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好的针灸著作更是少见,是针灸学认为,期门一穴,除主治肺系病症、心系病症、脾系病症外,尚能治疟。疟症若由于病邪入于阴...
...承满穴 Chéng mǎn(ST20),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
...前顶,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额神经分支和枕大神经分支的会合处,并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主治癫痫,头痛,眩晕,鼻渊,目痛,颜面浮肿,小儿惊痫等。沿皮刺0.5-0.8寸,...
...五枢、维道三穴,属带脉之会。章门穴,乃脾之募藏之会,非带脉之会也。时珍穴之四,介宾穴之二,较之《图经》俱有差失。今遵《图经》、《金鉴》、《大成》穴属,而缕绘之,以质后之贤者。...
...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取之。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展肌腱、旋前方肌、桡骨。皮肤由前臂外侧皮...
...璇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旋机。属任脉。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一说在天突穴下1.6寸(《针灸大成》)。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支气管...
...最常使用的方法: 一、耳针 耳穴:口、食道、十二指肠、饥点、内分泌、脑、胃。 操作:每次选1~2穴,以双侧耳交替方式扎针,每周耳针贴敷2~3次,10次为2个疗程,而每次疗程间隔5~7天。 二、体针〈之一〉 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 配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