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关系_周易注

...成为儒道学派划分依据。王弼玄学思想创建出发点就在于自觉地超越了学派人为设定,而去追寻天人关系至理:"夫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至理是相通,惟一。如果是某一学派专有,就不会是至理。 王弼治老学、易学是因为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3.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二章评析

...正是把概念形成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方法了。西周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例如五行那样原始、自发唯物论。当老子第一次试图把那种元素化‘物理性形式’推进到更高阶段理论性形式时,理论形式唯物主义思想,也因受到了历史与科学条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老子思想与治国之道_道家_【文学360】

...向这方面想,例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也有些人只对无为作积极理解,在老子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印证话,像无为而无不为,像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等等,都是处在一种作为状态中。这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2.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治”非干预主义主张_道家_【文学360】

...建立、事情办成了,不认为应当归功于君主,而是归功于自己。 为自己无为主张作了本体上论证,认为无为而治合乎自然规律:“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于人乎。”(24章)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比喻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6.html

道教老子_道家_【文学360】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雏形。 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9.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一章评析

...春秋末期,诸侯国到处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接连不断地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灾难。任继愈:“这里老子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情况,不要改变。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3.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孔子曾向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道经·第六章解读

...性质界定或划分。因此,“道”具有不同于众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描述方法。把人类住房分析成是母亲替代物,:“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章评析

...在道德经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论兵是从哲学角度,而不是军事学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2.html

共找到1,177,1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