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M-1抗体是出现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或进行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PSS/PM)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一种抗核抗体,又称抗PM-Sol抗体。Gelpi等(1990)用35S蛋氨酸标记Hela细胞抗原与抗PM-1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做免疫沉淀...
...抗-HCV-IgA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它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机体可出现抗-HCV-IgA抗体。 阴性。 阳性...
...目前已发挥许多自身抗体,如抗胆小管抗体,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阳性率达75%。用大白鼠肝的胆小管作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荧光定位于胆小管上皮细胞,呈均匀荧光。抗生殖细胞的自身抗体除精子外还有卵巢细胞抗体,常见不孕症患者。心肌抗体...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异性抗体。42%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具有抗肌球蛋白抗体,明显高于其他心脏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同样有46%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抗肌球蛋白抗体阳性,提示肌球蛋白也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抗原,抗肌球蛋白抗体的检测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和...
...10周内逐渐下降,在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前可先转阴。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则可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乙肝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肝e抗原指标转阴而乙肝e抗体转阳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恶化。...
...抗Sa抗体是Despres等于1994年报告的出现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一种自身抗体。靶抗原(Sa抗原)最初发现于人脾,之后又在人胎盘、类风湿滑膜翳中发现,可能是人体的正常组织成分。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人脾中Sa抗原分子量为50kD...
...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体在回肠粘膜与受体结合并被吸收。抗内因子(AIFA)分两型:I型是阻断抗体,抑制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II型是结合抗体,与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体结合并阻断复合体与回肠粘膜受体的附着。 抗...
...抗网状蛋白自身抗体是一种IgA抗体,其在麦胶性肠病患者中的发病机制中起何作用尚未明了,在麦胶性肠病患者中血液可发现网状蛋白的IgA抗体。 抗网状蛋白自身抗体在麦胶性肠病的部分患者中阳性,对麦胶性肠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病人发病初期就可产生特异性IgM抗体,若查到特异性IgM,就可进行早期确诊。故检查抗-HFRSV IgM是早期诊断HFRSV感染的特异、敏感、可靠的方法。...
...的重大进展,现已发现这类抗体有10余种,抗ENA抗体为其总称。 抗Sm抗体和抗dsDNA一样,对SLE有高度特异性,且不论是否活动期,抗Sm均可阳性,可作为SLE的标志性抗体。但SLE患者中抗Sm阳性者仅占30%左右(20%~40%),故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