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黄从新、江洪等,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根据我国国情,完成了难治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研究及成果推广,取得可喜成绩。 该医院李庚山教授等,从1984年9月开始研究难治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力图寻找一种能替代开胸...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简称《指南》),对各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提供了详细和最新的推荐建议。与会学者表示——会上交流的众多研究报告也表明——在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种类增加的同时,对药物的应用选择也在逐渐细化。 ■药物种类增多治疗选择应谨慎 近年来...
...缺血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硝酸酯类、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通过改善心脏和全身的血流动力学,起到增加心肌供能、减少心肌耗能的目的,是治疗心肌缺血的主要药物。随着对心肌缺血代谢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提出了通过干预...
...清瘟胶囊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研究人员将2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用维C银翘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胶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3天的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达到了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研究室和其他9家医院共同协作,完成国产与进口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观察。这一大规模临床试验——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肌梗死试验(ALLHAT)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合并有心血管危险...
...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盐、停用某些药物等,心律失常随之消失。 少数老年人由甲亢引起的心房颤动,往往会误诊为冠心病所致,如不控制甲亢,就难以控制心房颤动。这类心律失常的治疗还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常用的药物众多。如能合理地选用抗心律失常...
...,PU中有很高的Hp检出率。当前有足够证据表明:Hp与本病的发病、病变的严重性、活动性及顽固不愈和早期复发有关。基于PU病因研究和治疗药物的发展,本病的疗效不断提高,防止复发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将有关方面介绍如下:1 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
...此类药物的警觉。 ▲涉及多器官和组织 在临床应用中,研究人员发现,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 皮肤 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占报告数的25.85%,过敏反应中又以皮疹和荨麻疹...
...:动物移植肿瘤,用来评价研究肿瘤药,是目前发现肿瘤药最多的途径。(11)研究抗微生物药:将致病微生物接种小白鼠、计数死亡数,是抗微生物药实验室评价的常用方法。3.用整体动物实验时,常用麻醉动物,但应注意麻醉深度的控制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如在...
...时代,无血缘关系供受体移植迅猛增加,发现HLA相同的基因,就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的成功率和精确度。同时这个新等位基因,还可广泛用于法医学鉴定、人类种族迁移等相关研究。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