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1年。包括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伤寒补亡大观本草札记类证增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草札记为柯氏所撰。各详专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11.htm

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1年。包括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伤寒补亡大观本草札记类证增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草札记为柯氏所撰。各详专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43.htm

前言_伤寒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系张仲景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果,参合其临床经验撰著的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典,从而形成我国医学独有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自金?无己注解伤寒论问世后,千百年来注释者无虑数百家。(包括日本汉医)因其文字古奥,叙证简略,...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5.htm

医学源流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于内经,法未熟乎仲景,纵有偶中,亦非不易矩 。长沙室 尚彷徨 数子虽曰私淑长沙,升堂有人,而入室者少矣!惟韵伯 能宪章 慈溪柯琴,字韵伯,国朝人。着伤寒论,大有功于仲景,而内经之旨,赖之以彰。徐尤着 本喻昌 徐彬,号...

http://qihuangzhishu.com/799/4.htm

叶派治温热之误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以致于危殆,何莫非妄分温热、伤寒为两事者有以杀之。呜呼!自叶香岩温热,盛行于时,而后贤继起互有发明,间亦可以少补仲师伤寒论所未备,而初不料首先提倡之叶老,及首先着书之鞠通,屏绝仲师成法,谬制新方,滋腻恋邪,有百害而无一利。举世不察,...

http://qihuangzhishu.com/723/30.htm

张卿子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七卷。明末张卿子参订。张氏推崇无己,认为成氏注解伤寒论“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见凡例)。遂据此本旁采朱肱、许叔衡、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诸家学说之精华。以补充发明。此书最早有明刊本,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70.htm

张卿子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七卷。明末张卿子参订。张氏推崇无己,认为成氏注解伤寒论“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见凡例)。遂据此本旁采朱肱、许叔衡、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诸家学说之精华。以补充发明。此书最早有明刊本,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25.htm

伤寒温之理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相干,即病证多变,名曰热病。按素问 生气通天云冬伤于寒,云冬寒且凝,春阳气发,寒不为释,阳怫于中,与寒相持,故病温。又热论云∶人之伤于寒也,则病热。云∶寒毒薄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热病也。以此证之,即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723/29.htm

关注宋本伤寒论的俗字_【中医宝典】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的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的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讹字,也不是俗字,附于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王冰素问之研究_【中医宝典】

...应为篇。然王离合真邪一篇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一卷名‘经合’,第二卷重出名‘真邪’”。据此,则王氏所见世本,虽与全元起本相似,但亦不尽同。 2、张公秘本。据序文云:“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6.html

共找到510,2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