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怒_《松峰说疫》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病患恒多焦躁,此其常也。惟瘟疫之怒与凡病之焦躁不同。其症或因人语言之稍有拂逆,或细事之偶然不谐,在平时可以嬉笑处之,而兹则入耳便怒不可解,心中暗恼不休,至昏愦时,返将所怒之事,从谵语说出而弗自觉也。又或有靡所触忤,偶忆往事可恼者,亦时时...

http://qihuangzhishu.com/699/44.htm

心病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不得太息。 通谷 巨阙 太仓 心俞 膻中 神府 门 曲泽 大陵 主心痛。 通里 主卒痛烦心,心中懊 ,数欠频伸,心下悸而悲恐。 期门 长强 天突 侠白 中冲 主心痛短气。 尺泽 主心痛彭彭然,心烦闷乱,少气不足以息。 肾俞 复溜 大陵 云门...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805.htm

心中无数的解释_心中无数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周后心中无数,说:‘象这样小事,你自己斟酌去办,用不着向我请旨。’”...

http://hanwen360.com/cy/386522.html

烦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烦"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烦的解释

...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

http://hanwen360.com/x/70E6.html

五膈气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膈气者,谓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忧膈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恚膈之为病,心下苦实满,噫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气膈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胸膈不通,噫闻食臭。寒膈之为病,...

http://qihuangzhishu.com/623/456.htm

虚烦_《卫生易简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心烦闷 用白术末,水调半钱匕服。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 用酸枣仁一两炒香为末,每服二钱,竹叶汤调下,不拘时。治不得眠 用榆白皮阴干,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三钱,煎如膏服。兼治衄,五淋治大病之后,昼夜虚烦不得睡 用酸枣仁、榆白皮等...

http://qihuangzhishu.com/645/67.htm

咳嗽呕哕痧_《痧胀玉衡》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痧毒之气上凌肺金,故气逆发呛而咳嗽,痰涎上涌,或呕哕恶心,或面目浮肿,或心胸烦闷,此痧毒入于气分,痧筋往往不现,治以刮痧为主。间有入于血分者,必有痧筋,然后刺之。临症用药,宜理痧毒为主,若以伤风咳嗽治之则误矣。【治验】一俞仲嘉长女,五月...

http://qihuangzhishu.com/743/95.htm

胸痹方二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病源。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 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不...

http://qihuangzhishu.com/121/295.htm

膈气统论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胸中者气之府,呼吸升降之道也。阴阳升降顺理。则气道通调。胸中乃治,喜怒寒热不调。则气聚于胸而为膈气,夫膈气有五。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是也。忧膈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无力,恚膈之病。心下苦实满。噎辄醋心,食不消。心...

http://qihuangzhishu.com/122/570.htm

胸痹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源。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 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9-27.html

共找到25,8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