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与麦冬的异同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均为生用。 相同点: 两者均味甘、苦,性寒,归肺、胃经。既能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又...
...入手太阴,祛烦解渴,止咳消痰。而麦门冬兼行手少阴,清心降火,使肺不犯邪,故止咳立效。天门冬复走足少阴,滋肾助元,全其母气,故消痰殊功。盖肾主津液,燥则凝而为痰,得润剂则化,所谓治痰之本也。好古曰︰入手太阴、足少阴经。营卫枯涸,宜以湿剂润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祛寒汤治经络受寒,四肢发搐,妇女多有此证。生黄 (五钱) 当归(四钱) 丹参(四钱) 桂枝尖(二钱) 生杭芍(三钱) 生明乳香(四钱) 生明没药(四钱) 生姜(三钱)寒甚者,加干姜三钱。证寒在经络,不在脏腑。经络多行...
...作者:徐州师范大学体育系 周春 摘 要 强身祛疲——强健身体、祛除疲劳。许久以来,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一直是甘草甙、黄酮甙、菊甙、腺嘌呤等。 ⑩粘液质、鞣质、挥发油等。 4 讨论 4.1 《强身祛疲》口服液的今后展望 该液的今后展望在于它的...
...□ 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燥为秋令主气,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初秋有夏火之余气,燥与热合,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则为凉燥。外感燥邪,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
...连翘壳 生甘草 黑栀皮 桔梗 绿豆皮王(六七) 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阳气过动。致五液皆涸而为燥。冬月无妨。夏月深处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心阳过动伤液) 每早服牛乳一杯。陈 秋燥复伤。宿恙再发。未可补涩。姑与甘药养胃。(胃阴虚...
...目录 《四圣悬枢》浮萍天冬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四圣悬枢》:浮萍天冬汤【处方】浮萍3钱,天冬3钱,生地3钱,玄参3钱,丹皮3钱,生姜3钱,栝楼根3钱。【功能主治】温疫,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而渴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
...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功能。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一种特色疗法。它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
...,肺金莫降,雾气凝塞,淫蒸而化痰涎,水源绝矣。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阳明伤寒之家,燥土贼水,肠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营热内郁,脏腑燔蒸,凡此闭涩不开,必用承气。方其燥结未甚,以之清金泻热,滋水滑肠,本元...
...而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以六气分发四时。而论秋燥,则谓秋不遽燥也,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令乃行。似与沈氏所云,秋时感凉为燥病之说相同,而其用药,则制清燥救肺汤,皆滋阴清凉之品。又谓病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