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千金方论曰。膏肓 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从胛骨上角摸索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根据胛骨之里肋间空处...
...侧人形第六图(图)黄帝灸法∶疗神邪鬼魅及癫狂病,语不择尊卑,灸上唇里面中央肉弦上一壮,炷如小麦大。又用钢刀决断更佳。承浆 一穴,在下唇棱下宛宛中,灸三壮。主偏风口眼 斜,消渴饮水不休,口禁不开,及暴哑不能言也。肩外俞 二穴,在肩甲上廉去...
...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定位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于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处。 【主治病症】 神道穴的主治病症为:晕眩、颈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难、情绪不安、红脸症等。...
...当岐骨际.不可从也.按骨度篇.自天突至岐骨际九寸.又云.膺中骨间.各一.今用九寸.即八寸四分.为中庭穴.其下至岐骨际六分.是古法也.璇玑(甲乙)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仰头取之.(甲乙)按玑.千金.作机.恐误.气府论云.膺中骨陷中.各一.次...
...相安。注:●上星、通天二穴,主治鼻渊,鼻塞,瘜肉,鼻痔。●左鼻灸右,右鼻灸左,左右鼻俱病者,左右俱灸,灸后鼻中当去一块,形如朽骨状,其病自愈,兼治头风目疾等证也。●上星穴宜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壮。一云宜三棱针出血,以泻诸阳之热气。●通天穴宜...
...“风水”。所谓玄府,就是汗孔。 黄帝问道:治疗水病的俞穴有五十七个,它们属哪脏所主? 岐伯说:肾俞五十七个穴位,是阴气所积聚的地方,也是水液从此出入的地方。尻骨之上有五行,每行五个穴位,这些是肾的俞穴。所以水病表现在下部则为浮肿、腹部胀大,...
...“风水”。所谓玄府,就是汗孔。 黄帝问道:治疗水病的俞穴有五十七个,它们属哪脏所主? 岐伯说:肾俞五十七个穴位,是阴气所积聚的地方,也是水液从此出入的地方。尻骨之上有五行,每行五个穴位,这些是肾的俞穴。所以水病表现在下部则为浮肿、腹部胀大,...
...云门(素问)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甲乙)刺太深令人逆息.(甲乙)禁针(入门)按气穴论云.膺俞十二穴.次注曰.谓云门中府.周荣.胸乡.天溪.食窦.左右则十二穴也.资生. 作云.通用.次注有每穴横去任脉六寸之解...
...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穴位。又称水俞五十七处。《素问·水热穴论》:“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王冰注:即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长强;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月吕)内俞...
...则立灸,坐立皆宜端正,一动则不得真穴。灸则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艾炷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火气不达。惟头面四肢差小耳,小儿则雀屎大可也,壮数人健病深者可倍,老弱减半。扁鹊灸法,累灸至百壮千壮者,惟《明堂》多云针六分,灸三壮。凡灸头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