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传波介质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频率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波源和观察者相互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增大,相互离开时则频率减小。如两辆汽车相向驶近时,车中的人听到对方的鸣号声的音调(频率)变高,而驶过后听到的...
...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和论证某个或某些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效应或影响。因此,在设计一项临床试验时应包括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出现效应三个部分。一、研究因素(一)研究因素的性质一般说来,研究因素是自外界强加给研究对象的。从性质上说它们是...
...和安全性。 研究显示,经饮食控制、生活指导及药物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体重下降率、体重及体重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盐酸西布曲明组较安慰剂组体重下降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布曲明组治疗...
...60mg加凯思立D片(每片含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200IU)1片,安慰剂组每天1片,安慰剂加凯思立D片1片,观察12个月,并于服药前及服药12个月后各进行1次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血脂的测定。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雷洛昔芬使腰椎和...
...妇女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其骨矿物质密度T分数为-2.0或≤-5.0,患者随机接受12个月的口服伊班膦酸钠 150 mg/月(n=47)或安慰剂(n=46)。 主要研究终点是全髋骨定量CT(QCT)的骨矿物质密度改变(与基线相比)。 ...
...另一组口服安慰剂,观察2周。然后,采用牧草(timothy)浸液进行经鼻激发。激发后1小时、6小时进行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 结果发现,牧草浸液激发后1小时,西替利嗪治疗组与安慰剂组间支气管反应性无显著差别。不过,激发后6小时,西替利嗪组...
...中心研究有158例患者参加,随机服用本品8微克/千克(50例),或胺碘酮5毫克/千克(54例),或安慰剂15分钟。结果在150例可评估的病人中,用药后3小时,本品组17例/48例(35%)转复为窦性心律(平均为55分钟),而胺碘酮组转复为窦性...
...,该研究课题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均很严格,是按照现代EBM要求、规范的大样本(n=4870)、长时间(平均4年)、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尽管该研究纳入的东方人群血脂水平与其他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较低,但经血脂康治疗后仍显示良好的综合调脂...
...发挥药理效应。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存在β2R,特布他林与β2R结合后,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AC),AC催化环磷酸腺苷(cAMP)合成,使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升高,造成游离Ca2+减少,抑制过敏性反应物质的释放,引起平滑肌松弛而...
...安慰剂治疗一周,其后再接触猫过敏原一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孟鲁司特治疗的儿童接触过敏原后FEV1下降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另外,与安慰剂组相比,孟鲁司特治疗组呼吸系统症状评分改善也较为明显,但校正过敏原水平后,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