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与《脉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脉经》。 在王叔和生活的时期,因为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遭到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医学著的伟大价值,便广泛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功夫不负有心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6.html

龟兹_《乐府杂录》

...乐有觱篥、笛、拍板、四色鼓、揩羯鼓、鸡楼鼓。(案:《唐六典》:“龟兹伎有竖箜篌、琵琶、弦、笙、箫、横笛、觱篥、铜钹、荅腊鼓、毛员鼓、都昙鼓、羯鼓、侯提鼓、腰鼓、鸡娄鼓、贝。”《唐志》并《文献通考》一百四十六又有弹筝、齐鼓、檐鼓。此似有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954.html

古今脐疗法概要_【中医宝典】

...迁延性腹泻,获较好效果。王氏应用远外线照射神阙穴治疗婴幼儿腹泻,也有较好效果。此外还有特殊气功法(如胎息法、脐密功等),可见祖国医学的脐疗方法极为丰富,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提高,加以利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74.html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繁荣,为医学的总结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祖国医学在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总结编纂整理的趋势。历史上空前巨大的综合性经方书相集大成的医方著作多出现在这一时期,文献整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傣族医药简史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讲清楚……”。据推测阿仑达听大约于佛历380年(公元前924年)写完这套有关傣医药的第一专著。 在傣族医药形成和发展史上,傣族医学文献中记录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经典描述有同有异,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傣族人民经过千百万年的艰苦实践一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5.html

宁夏主要蜜源植物调查项目_中药视野_【中医宝典】

...根据固原市养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签订的宁夏蜜源植物调查项目合同任务要求,市农牧局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早动员、早部署,紧抓时机。依据蜜蜂“追花夺蜜” 和各种蜜源植物开花不同的特点,从今年6月初选派专业人员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022.html

读书笔记——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又随时小结,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步入林以来,我共写下学习笔记近一百万字。” 沈仲圭说:“笔记可分两种:一种是原文精粹的节录,作为诵读学习的材料;一种是读书心得,这是已经经过消化吸收,初步整理,并用自己的文字作了一定程度的加工的东西,比起前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43.html

章第节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建立_【中医宝典】

...壮族地区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建立都较晚,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宋以后才建立。 11世纪中叶,广西爆发了壮人侬智高领导的有壮汉等民族人民参加的反宋起义。根据新出土元碑《故大师白氏墓碑铭并序》考释,白居易的后代白和原,在广西参加了这次起义,当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3.html

宋代药物学发展的成就与特点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特别是北宋,由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与推广,大批知儒臣的参与,以及宋以前本草文献极待整理,药物的新发现和用药新经验亟需总结的客观要求等等内外因素,促使本草的研究和编纂工作空前繁荣,先后问世的多种本草学著作及药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1.htm

卷一百十·王礼考_《文献通考》

...,德用不扰(人神各有所归,故德不乱)。在帝夷羿,冒於原兽(羿,计反。冒贪也),亡其国恤,而思其�牡(�音忧。言但念猎),武不可重(重,犹数也),用不恢於夏家(恢,祜反。羿以好武虽有夏家,而不能恢大之),兽臣司原,敢告仆夫(兽臣,虞人。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009.html

共找到283,7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