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生死歌_《寿世保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一止者。知肾脾肝心四脏皆无气。期应一年而绝也。新注云。上言之动止。未知切何部而取据。谨按素问难经云。每于平旦寅时。日未出。饮食未进。血气未乱。医者可以存神定意。心无外驰。于指下。右手寸口。默数脉息至止以决之。夫寸口者。右手气口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shibaoyuan/572-4-14.html

后世法时代学术背景及其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从西晋时王叔和著《脉经》开始,法就进入了后世法时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这个时期之中。它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这段时间亦正是祖国医学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时期。 虽然并没有在医学话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9.html

《难经》成就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是汉末魏晋时人所以《难经》、《脉经》相距年代不应是很远),使独取寸口成为近两千年唯一诊脉方法,所以无宁说《脉经》以来学家法著作等,实际都是《难经》后裔。 《难经》对寸关尺新说亦是个重大改革突破。在《内经》上,虽然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象一种。有正常病态之分,若来和缓均匀,为正常人脉象;若来迟缓松懈为病,常见于湿邪致病及脾胃虚弱。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uanmai-1284.html

中医脉象之紧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紧属于复合因素脉象,它具有力度变化,紧是在张力强亦即弦基础上,加以指下有不稳定感,所以有牵绳转索,左右弹人手之说。 紧在早期医籍例如《内经》中记载不多,似尚在形成过程中,例如:“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5.html

伤寒见风中风见寒歌_《伤寒百证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寒不躁微四逆.浮而缓来无力.恶风烦躁手足温.紧浮来又涩.伤寒反得伤风.中风却见伤寒.大青龙证是为宜.调卫调荣斯两得.(仲景云.太阳中风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又云.伤寒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862-5-5.html

诊法之其他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足兰是足部趺阳、太溪、太冲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诀汇辨》认为:足三为人生根本之所系,临之时不可不察。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中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怯。 一、足三 足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9.html

病人病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极险,而,亦决其必生。”其论颇具至理。 对疾病预后推断:要全面客观地考察症,既重视症,也重视,有时症状发挥作用大些,有时发挥作用大砦,二者互参作用益大。另外,无论是是症,都是随着疾病及其不同阶段,而表现各异。我们必须做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1.html

症合参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证候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方法。一般来说,证一致为顺,证相反为逆。例如外感证(阳证)见浮(阳脉)、脾虚证(阴证)见缓弱(阴脉)等,就是证一致,它们辨证论治也较简单,预后也较好。但当外感证见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izhenghecan-1319.html

逆四时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由于身体不能适应四时气候变化,因而出现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改变而相应变化病理现象。它表现通常指两方面:四时脉象太过、不及相反,如春夏不稍见浮洪而反沉涩,秋冬不稍见沉实而反浮洪等。身体各部脉搏变化失常,如春夏人迎应当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inisishi-1310.html

共找到949,6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