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译文

...公都子问:“同样是人,有些人被称为大人,有些人被称为小人,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从其考虑大事,就称为大人;从其考虑小事,就称为是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或者是从事大事,或者是从事小事,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人耳朵...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28.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读解

...一时,但不久即走向衰亡。小国有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后来都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与七雄相毗邻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匈奴、仪渠,南面有巴蜀和闽、越,至秦统一,已多与汉民族融合。 孟子即在此时接受了孔子“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0.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彭更问:“后面跟随着数十辆车,又跟随着几百人,在客馆里吃遍了诸侯各国,不以为过分吗?” 孟子说:“如果不想走一条道路,即使一碗饭也不接受;如果同走一条道路,那舜接受尧天下,也不以为过分,你以为过分吗?” 彭更说:“不,但读书人不...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20.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读解

...本篇仍是对最佳行为方式讨论,孟子举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这四个人为人处世例子,就是想要说明一个人为人处世道路和行为方式。伯夷行为方式对不对呢?孟子虽然没有批评他,但实际上却不赞成他;而伊尹呢?却是一个很有责任感人!上天生育...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69.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说:“尧舜之爱民,是出于本性;汤武之爱民,是身体力行;五霸之爱民,是假借爱民之名。长久地假借而不归还,怎么知道他们不会有爱民行为呢?”注释 恶:(wù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恶识宗?”《左传·桓公十六年》:“弃父之命,恶...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80.html

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孟子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

http://wenxue360.com/guji/1177.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读解

...追求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而孟子回答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面对着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而不动心,那是很难做到。孔子“四十而不惑。”不惑什么呢?不迷惑于人生道路上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对自己树立起来思想不再疑惑。也就是说,坚定了前进...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25.html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孟子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

http://wenxue360.com/guji/1168.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 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记载。” 宣王问:“臣子杀他君主,可以吗?” 孟子说:“败坏仁人叫贼,败坏义人叫残;残、贼这样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68.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读解

...羿把自己射箭术全部教给了逢蒙,这是对,但为什么孟子还要说羿有过错呢?这是羿选徒不当而造成。后来这个事情成了师傅留一手“历史经验教训”,以至于有很多好技术失传。其实并不是不能全部教给徒弟和学生,只是在收徒或收学生时,要特别慎思...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24.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