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三弹更熨温...
...,外血反泄。若疮浅而针深,内脓虽出,良肉受伤。若元气虚弱,必先补而后针,其脓一出,诸症自退。若脓出而反痛,或烦躁呕逆,皆由胃气亏损,宜急补之。若背疮热毒炽盛,中央肉黯,内用托里,壮其脾胃;外用乌金膏,涂于黯处,其赤处渐高,黯处渐低,至六七...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陈一凡医师等近年来以自拟补肾健骨方配合外洗治疗跟痛症67例,并设常规痛点封闭内服扶他林片38例作对照组观察。《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5卷第1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并附有典型病例1则。 将该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
...cm,LEEP刀输出功率60 W,时间2~10分钟,平均4.2分钟。 切除标本定位送病检,手术创面用磺胺粉+云南白药粉纱布压迫。 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在诊断和治疗CIN上的优点是:(1)与激光汽化相比,保留了切除标本的组织学评价价值,避免...
...名曰伤寒,则阳症不混于阴症条内。【中寒之症】恶寒身蜷,遍身疼痛,或自下利,口有冷涎,面如刀刮,手足厥冷,无热神清,唇不焦,口不渴,二便清白,此中寒之症也。【中寒之因】其人真阳素虚,阴寒内盛,胃中之阳,不能捍卫于外;脾中之阳,不能腐熟于中;肾...
...(《拾遗》) 【释名】刀烟(《拾遗》)、刀油。 藏器曰︰以竹木火,于刀斧刃上烧之,津出如漆者,是也。江东人多用之。 【主治】恶疮蚀,金疮毒物伤皮肉,止风水不入,入水不烂,手足皲坼,疮根结筋,瘰毒肿,染髭发,令永黑,及热未凝时涂之,少顷当干...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法,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法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
...即针法的禁忌事项。其中包括:禁针部位(如内脏部位的深刺、孕妇的腹部、婴幼儿囱门部、禁针穴位等)、酒醉、过飢、过饱、过度疲倦、情绪的激烈变化(大怒、大惊、大恐),以及房事以后等,都不可立刻进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和其他异常反应。 ...
...正在逐步推广一次性无菌三棱针和皮肤针,应是方向。刺血的穴位,消毒应严格。可先用2%的碘酒涂擦穴区局部皮肤,再以75%的酒精脱碘,即用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擦去碘酒。 (三)、刺血前,要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放血的顾虑,以免引起患者紧张,发生晕针...
...是十二种古代针法。即: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11)傍针刺,(12)赞刺(《灵枢·官针篇》)。各详本条。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