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肢体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组成,经络贯穿其间,四肢的协调活动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躯体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经络肢体病证以肢体疼痛、麻木、活动受限或机能活动失调、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临床特征,其证候必然与经络相关,因经络广泛联系于表里内外,...

http://qihuangzhishu.com/76/111.htm

妊娠外感中药方剂_妊娠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暑邪。 【治法】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878.html

湿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指咳嗽(或喘嗽)由于水气内停所致。《儒门事亲》卷三归纳此类湿咳有三种情况。即水气并于阳明之喘咳;风水不能正偃之咳嗽;以及肾气腹大胫肿,喘咳身重之病证。可选用五苓散、桂苓甘露饮、白术丸、三花神佑丸等方。②指伤湿咳嗽。多由外感湿邪...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347.htm

肾膀胱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若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或热蓄膀胱,煎熬尿液,结成砂石,阻塞膀胱、尿道,窒碍气化,则可形成淋证、癃闭、尿浊,进而发展成关格等病证。【治疗要点】1,肾病多虚,宜“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

http://qihuangzhishu.com/76/94.htm

伤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湿邪所致之病证。可分外感湿邪和湿浊内阻肠胃。参湿气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40.htm

吐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血从口中吐出。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多因嗜食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动者。吐血分为外感吐血、内伤吐血、阴虚吐血、劳心吐血、劳伤吐血、气郁...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24.htm

足厥阴肝经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肝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病机分析: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51.html

外感病症护理_【中医宝典】

...感冒 感冒是常见的、因感受四时之邪气引起的外感病。以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恶寒、发热、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或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状相似者则称为"时行感冒"。西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16.html

荆芥豉酒(外感风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配方] 豆豉250克,荆芥10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 将上前2味与黄酒同煎5—7沸,过滤去渣,收贮备用。 [功用] 疏风散寒、解表除烦。 [主治] 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用法] 口服。随量温饮。 [附记] 民间验方。验之临床多...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929.html

外感风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风邪入于肠胃所致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六一散,防葛汤调胃苓散等方。参见风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60.htm

共找到22,3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