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肺气虚弱,外感寒邪而致咳嗽,微喘有痰,痰多清稀,面色淡白,流清涕。治宜温肺散寒,用百部丸。...
...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病因引发。病位主要在胃,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是其主要病机。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大,表邪未解。右脉滑实,痰凝气滞。左脉浮紧,寒邪闭结。左脉沉数,心肝有热。【口噤不语之治】表未解者,防风通圣散减白术;表解里热者,清心丸、凉膈散、转;宜下者,三化汤下之;有痰,涤痰汤;寒邪闭结者,温中散;心肝有热,龙胆泻肝汤;若初起痰食凝结...
...原料:枳壳5g、木香3g、花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散寒降气。用途:外感寒邪呃逆噫气。来源:《本事方》。...
...外感荣卫病。卫病收敛,以麻黄为主药,疏泄之力极大,凡皮肤、腠里、筋骨、关节,无所不到。虚人小儿老人,虽轻用亦不可。凡卫气闭束恶寒之病,可用薄荷、苏叶、荆芥、葱头以代麻黄,疏泻力小。非真麻黄汤证莫用麻黄。荣病疏泄,以芍药为主药。苦寒伤中,...
...指病邪有向内发展的趋向。如外感风寒,原先没有汗出,现在见到微汗而热不退,心烦,同时又想喝水,脉象较数的,这是寒邪逐渐化热,将传入里的症象。...
...指病邪有向内发展的趋向。如外感风寒,原先没有汗出,现在见到微汗而热不退,心烦,同时又想喝水,脉象较数的,这是寒邪逐渐化热,将传入里的症象。 ...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暑邪。 【治法】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头痛。起病较急,头痛持续不解,位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疼痛、咳嗽等症,多属实证。外感头痛由于外邪性质、受邪部位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有伤风头痛、伤寒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伤暑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
...病证名。见《素问·调经论》。①外感风寒。因寒邪袭表,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可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症。②指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