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发热辨其初,有发热不歇,鼻塞声重者,为外感表热,属三阳经;有潮热者,似潮有信,为里热;属胃;有壮热者,遍身向热不已,合睡切牙,甚则发惊,属心;有风热者,身热,口中气热,属肝;有痰热者,面赤或肿,身热喘咳,胸膈不利,属肺;有温热者,但...
...【主要证候及特征】外感病证的主要证候有邪在肺卫、湿邪困脾、肠道湿热、邪在少阳以及肺热证、胆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膀胱热证等。这些证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相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
...产后的外感发热,通常治疗都以养血祛邪。这是大法。但通过临床实践,觉得产后感受 时邪引起的发热,必须通过辨证,运用伤寒论或温病辨证来进行治疗。1、如感受外邪,形寒骨楚,无汗,……可辛温解表。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使其汗出 而解,麻黄汤发汗,...
...妊娠外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外感暑邪。 〖 治 法 〗 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 方 名 〗 薷苓清暑汤。 〖 组 成 〗 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
...薄荷(图) 薄荷油 蝉花 蝉蜕(图) 华东瘤足蕨 湖北贝母 忽布筋骨草 卷毛婆婆纳 良藤 马兰(图) 蔓荆子(图) 毛冬青(图) 前胡(图) 山白龙 兴安薄荷 心叶荆芥 岩七 岩青兰 中药主治:外感风热 贝母(图) 蝉蜕(图) 浮萍(图)...
...当口温高于 37.3℃或肛温高于 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 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
...内伤外感.颇相疑混.误治必死.极当详辨.外感则人迎大于气口.内伤则气口大于人迎.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内伤恶寒.得就温暖即解.外感恶风.乃恶一切风寒.内伤恶风.惟恶些小贼风.外感症显在鼻.故...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精神不减,气不粗,口不秽,痘自出者,虽次数略频,亦为吉论。险症当治一发热时吐泻不止,身热口渴者,宜以四苓散加减主之,不可投温热止涩之药,致遏热毒不出,犹以火助火矣。一初热吐盛,头体腰腹俱痛,吐泻咳嗽兼作者,其外感固不轻,而内毒亦必重。宜急与...
...防风(图) 凤尾茶 广玉兰 金叶子 鸡爪草 罗勒(图) 毛叶西香罗勒 牛毛毡 羌活(图) 肉桂叶 沙糖根 蛇头细辛 水藿香 香椿子 香薷(图) 仙茅参 细芦子藤 盐匏藤 一枝黄花(图) 云南金莲花 浙江铃子香 珍珠风 中药主治:外感风寒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