瘵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加鲜地、鲜石斛、鲜藕节治之。如未止,再加丹皮、旱莲草等。失血后潮热咳嗽为阴亏,用甘咸养阴法,谨防伤及真阴为要。(歌括)瘵吐衄头不清,浮洪中空复有沉。烦热口渴咳嗽喘,咯血上溢火灼金。初起体实清保肺,清宣金脏加栀芩。体弱却调元法,膏半梗去...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63.htm

盛夏补阳防寒湿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大热”或“闷热”阶段,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由于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阳气外发,阴伏于内,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起居规律 谨防寒湿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97.html

(霍乱、搅肠痧_《医学心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腹痛,四肢逆冷者,直中于寒也。与证有何干涉?大抵证辨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的。然有、中闭之不同。者,感之轻者也,其症烦热口渴,益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 、妄言也。昏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wu/657-8-3.html

病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气。凡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统称为“病”。但狭义的一般多是指温、中、感之类的病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966.htm

发热_《明医杂着》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发热,是火邪伤心,元气耗散,而邪热入客于中,故发为热,汗大泄,无气以动,其脉虚迟而无力,是外之热邪荣也。治主内。愚按夏月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法当调补阳气为主,而佐以解暑,此推《内经》舍时从症之良法也。故前症当究其所因而治之,不可...

http://qihuangzhishu.com/680/15.htm

(霍乱、搅肠痧_《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腹痛,四肢逆冷者,直中于寒也。与证有何干涉?大抵证辨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的。然有、中闭之不同。者,感之轻者也,其症烦热口渴,益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 、妄言也。昏闷...

http://qihuangzhishu.com/657/241.htm

_《笔花医镜》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性秉纯阳.不受火迫.一染邪.热焰沸张.其症肌热烦躁.口渴唇红.溺涩.急宜香薷饮调服益元散以解之.且中有湿.湿易脾.故每作泻利.甚者兼吐.治法详吐泻门.若受暑风而清涕头痛者.用香薷饮加秦艽、荆芥主之.若热动肝风而发搐厥.宜用清热汤...

http://qihuangzhishu.com/840/38.htm

夏至谨防“热中风”_【中医宝典】

...繁花盛开。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也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精神养生方面,切忌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平时多注意“易伤气”。饮食方面,讲究吃“补食”,原因是夏至后有三伏天,它是一年中最炎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560.html

壶好茶伴炎夏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为夏天主令之一。因此,夏季养生关键之一在于祛暑,饮茶应选择有清热解毒、清心火功效的茶。 相信很多人都有饮茶的习惯,饭后小品、朋友闲聊、麻将娱乐,都离不开茶。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喝茶还能补充因高温而导致的津液耗损。可夏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40.html

夏季热饮助养生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因阳气浮越于外,则阴气伏藏于内,脾胃喜暖而恶寒,如脾胃虚弱,其消化能力亦随之减弱。此时的饮食最难调摄,因贪凉则阳,如燥热则阴,而冷黏、油腻之物又容易损伤脾胃,故古人认为饮食宜温软,以汤羹为宜。 夏季阳气发泄,人体机能亦应跟上阳气发泄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54.html

共找到80,7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