脘痛_《张聿青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生姜(二片)□某 中脘有形漉漉攻撑作痛。厥气郁于胃中也。杭白芍(一钱五分吴萸分同炒) 酒炒延胡索(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 广玉金(一钱五分)台乌药(一钱五分) 香橼皮(一钱五分) 沉香片(分后入) 金铃子(一钱五分) 砂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yuqingyian/612-14-2.html

黄苔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舌苔黄色主热证热邪在里。若苔薄黄而滑主湿热;外感病出现此苔衰示外邪化热入里但津液未伤。若苔薄黄而干表示热邪已伤津。若苔厚黄而滑多由于胃肠湿热滞积。若厚黄而干多属积热伤津。若苔黄而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若舌质苔微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uangtai-1286.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玉机真脉论》等六篇章《难经》论脉者分之一多确立寸口脉法并为后世所宗。医圣张仲景更是将脉置于首要位置每卷皆名‘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提出辨脉治病脉证兼施的临证方法使脉易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口疮刘永年医案——脾胃积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g凤凰衣4g金银花lOg。21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4年1月12日):口腔溃疡基本愈合大便日行2次食纳尚可。舌苔薄脉小弦。续治以健脾升清清热护膜以巩固治疗。 【方药】 太子参12g茯苓lOg白术IO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16.html

人迎气口脉的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所以这里的动脉及其穴位有“人迎”之称。 人迎是足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全诗赏析

...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然只有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787.html

王辉萍_案十五沈××35岁职员。结婚10年未孕。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肺结核史舌质苔薄白脉细而虚弦。妇科检查正常输卵管造影(-)刮(-)基础体温双相呈爬坡形上升精子抗体曾出现阳性。证属肝郁肾虚心脾不充。治以疏肝益肾养血健脾。炒当归12g 白芍12g 川芎6g 丹参12g 杜仲12g 菟丝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huiping/490-6-15.html

合参总论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望闻问切也。望以辨色闻以辨声问以辨证以辨脉。盖人禀气血以生气血不和而为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但病变多端其脉其证皆有真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圣人立法必以四端互相参合方无错误如《素问·疏五过论》《征失论》...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2.htm

藏医脉_【中医宝典】

...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状态。就性别而言藏医男性之脉以其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三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三指切脉。再另一只手的脉作为参考。 人体正常脉象有阴脉阳脉中性脉三种。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几个靠脉确诊的病案分析_【中医宝典】

...中医看病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辨证论治中又以八纲为要目八纲中又以为前提才能识八纲。在望闻问切虽然脉排在最后但它是诸病源候论》“三尸虫”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要著作有《明清临证医话精选》论文“贵在传承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4.html

共找到861,9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