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纪大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又《五常政》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其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在天为玄,其理玄远,而玄之所生者,为在人为道,其性咸备,而道之所生者,为智,在地为化,孕育万物,而化之所生者,为五味。惟玄生,而为风,为热,为湿,为燥,为...

http://qihuangzhishu.com/342/53.htm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素问·气调》)的主张,要求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两千多年来的医疗实践证明,《黄帝内经》一书的价值甚高,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而且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医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高度注意,一些国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2.html

相火_《医旨绪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附相火辩)生生子曰∶《内经·气交变》云∶“南方生热,热生火,其令热,其变消烁,其灾燔 。”运气五行生死顺逆曰∶火主于南,应夏。火之为言,化也,言能化生万物也。六气之中,君火为二之气,经以热称之。相火为三之气,经以暑称之。暑之与热...

http://qihuangzhishu.com/742/40.htm

性命下_《性命要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如此交媾.如此抽添.汞渐多.铅渐少.久则铅将尽.汞亦干.结成一颗摩尼.是为金液还丹也.悟真云.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朝元子云.汞干铅自捐.紫贤真人云.学人问道至此.则知师恩难报.当盟心于天日之下...

http://qihuangzhishu.com/251/5.htm

天元纪大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化之所生者为五味。惟玄生,而为风、为热、为湿、为燥、为寒,此乃三阴三阳之气也。故风之气为木,热之气为火,湿之气为土,燥之气为金,寒之气为水,而成五运之形,由是在天之气,与在地之形相感而化生万物也。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五营运》曰∶...

http://qihuangzhishu.com/344/49.htm

养阳就是顺应阳气的升发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如下观点。 从冬季“养阴”=“勿扰乎阳”说起 《黄帝内经》中的确有很多处“阴”、“阳”指阴精和阳气,但还有很多地方不是。朱丹溪在其《局方发挥》中认为“阴阳两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气调》。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16.html

合于道者方度百年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素问·气调》指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一卷“女七男八”等论述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定数,受制于天数,能否“尽终天年”,根基和关键在于“合于道”,把养生作为生活之道。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998.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_【中医宝典】

...认识到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并遵从这一规律。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阐明了“气候与养生长寿”的关系和“环境对养生长寿”的影响。《素问·气调》中具体论述了顺应四时阴阳、调摄精神的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08.html

保孕六说(胎教)_《宜麟策》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胎前节养云∶一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恼怒,则痞塞不顺肝气上冲,则呕吐衄血。脾肺受伤,肝气下注,则血崩带下,滑胎小产。欲生好子者。必须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生子性情和顺,有孝友之心,无乖戾之习,所谓...

http://qihuangzhishu.com/262/31.htm

《内经》始终不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散而不藏。”心病则神志失常,喜笑不休或悲。心脏如是,余脏亦然。 在诊法 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疾病的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与判断法则。“”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诊断原理及作为判诊断疾病、评价病情的准绳和法则。因为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都是生命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69.html

共找到343,5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