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门报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还在1999年11月联合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说明我国已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列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定义务,并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
...药品在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疾病的同时,某些可能经历不良反应,甚至是危及生命、致伤致残的严重不良反应。以下几种情况会对药品使用带来潜在风险: 产品的缺陷它是产生不良反应事件的重要方面,可因生产、质控等环节的监控不严等因素而产生。 不良反应药品...
...中国医药报讯 据《洛杉矶时报》日前报道,自从199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启动便捷报告显著不良反应的系统以来,由处方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数量几乎增加了3倍。据内科档案馆的报道,报告的副作用中87.1%的来自于20%的药品...
...中药注射剂作为高风险产品,启动了药品再评价工作,今后一段时间内,监管部门会将再评价的重点放在安全性上。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在会上表示,中医药是我国医药的瑰宝,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方向。学术界认为的中药没有...
...药品审评专家的管理,取消了药品审评委员会,建立了国家药品审评专家库,并对药品审评专家的基本条件和遴选程序、权利和义务、开展药品审评工作的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职能,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创建了良好的环境。2.取消了省级药品...
...安徽省枞阳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积极向农村延伸,选择村卫生室设立基层监测点,并充分利用日常监督检查的机会,向村卫生室人员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指导监测报告工作。今年上半年,该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质量,较以往均有较大...
...“我国中药制剂药品说明书表述简单、笼统,患者不能全面了解药性及注意事项,导致患者盲目用药,有的甚至出现不良反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解放军302医院中医肝病专家刘士敬近日呼吁,中药药品说明书亟须改进,并提出了4点改进方案。 ...
...(一)按上级有关规定和医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划分为片剂单价1.00元以上者,针剂5.00元以上者列为贵重药品管理范围(包括自费药品)。(二)贵重药品又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贵重药品须建立逐日消耗交班表和日清月结收支帐。(三)凡属一类贵重...
...,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运行机制,促进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及时、有效地满足社会对药品的需求。第三,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全面实施GSP,是为药品经营的准入资格设置了一定的“技术壁垒”,提高了药品经营的要求和难度。这一...
...本月底开始,全市各个社区都将陆续设立过期药品回收箱,方便市民就近处理过期废旧药品。 另外,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至今尚未接到有关产品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若市民发现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产品仍在使用中,还可向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