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疮口冷涩难_《外科精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虚弱,不能潮会疮口,必用补脾胃生气血为善。丹溪先生云∶诸经惟少阳、厥阴之生痈疽,宜预防之,以其多气少血也。血少而肌肉难长,疮久未,必成败症。苟反用驱利毒药,以伐其阴分之血,祸不旋踵矣。【附治验】地官李孟卿,环跳穴患疽,内服外敷,皆败毒寒...

http://qihuangzhishu.com/839/36.htm

中药制剂--膜_中药制剂_【中医宝典】

...膜系将药物溶解或分散于成膜材料溶液中,通过成膜机制成的薄膜状剂量制剂。 膜的厚度,一般为为0.1~0.2 mm,面积为1cm2者供口服,0.5cm2者供眼用,5cm2者供阴道用,其他部位应用者可根据需要剪成适宜大小。 膜的结构类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888.html

内科急症高热治三段说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具有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势重、威胁大等特点,因此必须采取“截断扭转”。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方用自拟“柴葛苦苓汤”:柴胡、葛根、土茯苓、黄芩各30g,苦参20g,生大黄10g,生石膏60g。用法:水煎,每日1,2次服或鼻饲,...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32.html

七方十_《中西汇通医经精义》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七方出于岐伯.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治有缓急.上下内外之不同.故立七方以制之.十出于北周徐之才.谓十种是之大体.详之则靡遗失.惟十内缺寒热两端.后人又加寒热二.足成十二医者但熟七方十之法.便可以通治百病.大方病有兼症.邪有强盛...

http://qihuangzhishu.com/767/35.htm

病_《伤寒大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而轻重也。又云合病并病,要看症之多少轻重,舍少从多,舍轻从重主治,未可尽执经络上轻重。又见仲景于太阳阳明病,见呕加半夏,不加太阳。太阳阳明病,见喘满用麻黄汤,不用阳明。下文太阳阳明病,见下利用黄芩汤清少阳,不用太阳。下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dabai/682-11-4.html

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名词。十之一。用濡润滋养药物组成,具有解除津液干枯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引刘完素曰:“津耗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涩,必湿以润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354.htm

中药制剂--海绵_中药制剂_【中医宝典】

...海绵系用亲水性胶体溶液经干燥制成的一种吸水性能很强的海绵状固体灭菌制剂,多作外科辅助止血用。 海绵一般为块状,但亦有粉状或纸状者。海绵两类:一是 用蛋白质为原料制成的,如明胶海绵、血浆海绵、纤维蛋白海绵及含明胶海绵;二是用淀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869.html

脐部给 细数中医特殊给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脐部给是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施于脐部,从而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精髓。如《名医类案》载:“膏血砂垢,每溺则其痛不可言……既而九日,便溲俱不通,秘闷欲死。王即令用细灰于患人连脐带丹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15.html

逐月养胎_《女科证治准绳》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煮取汁,去鸡纳,煎取三升,纳血、酒并胶,煎取三升,温三服。黄连汤 若曾伤二月胎者,当预服此。黄连 人参(各一两) 吴茱萸(五) 生姜(三两) 生地黄(五两,一方用阿胶)上五味 咀,以酢浆七升,煮取三升,四服,日三夜一,十日一修。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zhengzhizhunsheng/915-9-4.html

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插又称枯痔钉疗法,是将一定的药物制成钉,直接插入痔核内,使其逐渐坏死、干枯、脱落而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早在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就有“以砒霜、黄蜡搅拌和匀,捻成条子治疗痔”的记载。到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详细记载了“以三品一条枪,...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493.html

共找到273,2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