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02.htm

素问历史价值_【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本是两部独立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与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1.html

医学典籍整理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位注重实践临床医生,有着丰富临证经验,因而他也主张使伤寒理论切于实用。 (二)金匮要略研究 古代医学界对金匮要略研究并非与伤寒论研究并驾齐驱,开始较晚,著作也远不及后者为多。这可能与金匮要略发现得晚有关。虽说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4.html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6.html

伤寒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74.htm

伤寒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67.htm

难经简介_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或称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大约成书于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现存较早版本有明经厂刻医要集览本、日本武村市兵卫刻宋·王九思黄帝八十一难集注本等。历代注释、发挥者约50家。该书针对内经中深奥...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102-1-0.html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具有辨证方法辨证论治精诣。古代脉诊原则上与临床、理论等都达到高度和谐和统一,它们是一个系列。从内经众多经文中都能证实这一点,尤其是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脉含明阳。”这是总的认识与要求,阴阳是中医理论和方法核心,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黄帝内经分卷介绍_【黄帝内经】

...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黄帝内经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5.html

脉经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著作,虽然徵引了内经、仲景等书,但言脉部分是以脉言病(1—6卷),脉经以脉为中心列出病证,这对理解脉是必需,但只列病证而不是或者说是不包括用辩证为观点和方法去“平脉辩证”。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3.html

共找到1,085,8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