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出自汉文学史纲要_【鲁迅全集】

...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应帝王第七) 末有天下篇(胡适谓非庄周作)〔16〕,则历评“天下之治方术者”,最推关尹老子,以为“古之博大...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7.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章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人。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2.html

燕策原文-出自战国策_史书_【文学360】

...齐韩魏共攻燕原文-出自战国策燕策 6、齐魏争燕原文-出自战国策燕策 7、赵且伐燕原文-出自战国策燕策 8、客谓燕王原文-出自战国策燕策 9、或献燕王原文-出自战国策燕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267.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二章评析

...,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老子的所谓“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4.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评析

...,而是,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论法在线阅读

...临本也。笔势不联属,字形如算子者,集也。或双钩形迹犹存,或无精采神气,此又不难辨者也。古人用墨,无论燥润肥瘦,俱透入素,後人伪作,墨浮而易辨。 书价以正书为标准,即如右军草书百字,乃敌一行行,三行行,敌一行正书。至於乐毅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07.html

卷十一 道家类 法家类 墨家类 纵横家类_郡斋读书志

...道家类 鬻子 右楚鬻熊撰。按汉志云:“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对为楚祖。” 凡二十二篇。今存者十四篇。唐逢行�注,永徽中上于朝。叙称见文王时行年九十,而载周公封康叔事,盖著书时百馀岁矣。 老子道德经二卷 右李耳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040.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评析

...先“以奇用兵”。道德经不是兵书,但其中不排除有关于军事方面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前面章节里已经到的问题。例如本章讲“以奇用兵”,实际上讲的是军事问题。在老子的观念中,用兵是种诡秘、奇诈的行为,因而在用兵时就要注意想奇法、设奇计、出奇...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的思想发生重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论辩的魂灵原文-出自华盖集_【鲁迅全集】

...三卷第二号(一九二四年四月)张耀翔的新诗人的情绪文,其中统计了当时出版的一些新诗集里的惊叹号(!),这种符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是消极、悲观、厌世等情绪的表现,因而认为多用惊叹号的白话为都是“亡国之音”。 〔7〕...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html

共找到898,2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