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医学_【中医宝典】

...西医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以病理病变为导向,依赖医疗仪器的检测、分析,通过临床经验的运用,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理化治疗等手段,来消除病人痛苦、恢复人体健康。可以认为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和临床性较强的医学。 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75.html

医源性疾病防制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医德修养;②诊疗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③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患疾病的轻重。从目前医学发展水平来看,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防止的,或经努力可以减少发生。今以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和药源性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960/340.htm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各书,每条之下必详书书名和卷数。这种引书注明卷第的治学方法,在医学文献整理上为王氏首创,书中博采各家方论,于保存古代医学文献方面功效卓著。如《近效方》、《古今录验方》、《删繁方》、《深师方》、《小品方》、《骨蒸病灸方》等,今多散佚无传,赖...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心身疾病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理应激引起的躯体机能改变,一般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消失后就随之恢复的称为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actions);若应激过强或作用较久则使反应持续存在,可以不伴有器质性改变的称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9-2.html

最早的医学文献—《难经》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难经》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 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9.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医宝典】

...灭辽,再两年,灭北宋。自1115年太祖至1234年末帝哀帝,经十世,历时120年。 金初期推行女真文化,熙宗时(1136~1149),政府建立译经所,用女真文字翻译汉文经史,儒学广泛发展和兴盛起来。金代的科学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医学名家辈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2.html

汉方医学兴衰的启示_【中医宝典】

...□ 马垂宪 山西盂县人民医院 1992年我在日本研修期间,曾对日本汉方医学兴衰进行了考察。在日本,汉方医学经历了从诞生走向兴盛,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近代又从衰落再次复兴,这一过程对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很有启示。 汉方医学的诞生与兴盛 日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452.html

回族医学理论体系_【中医宝典】

...》指出:“人是大极大全,无美不备,既美其形,复美其妙”,回医学的小世界种子,大世界元气之说,不但说明了人与自然的渊源关系,还反映了“大世界”从“无形”到“有形”,“小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观点,从“无形”的元气到万物形色的生成,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20.html

共找到77,9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