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一种感染。孢子丝菌特定的被发现于蔷薇丛、野浆果灌木丛、泥炭癣和其他林地覆盖物上。农民、园丁和林场工人极易被感染。孢子丝菌病通常累及皮肤和邻近淋巴管。偶可引起肺或其他组织感染。【症状和诊断】皮肤和邻近淋巴管...
...。琼脂凝胶双相扩散试验比补体结合试验更具有特异性,但与芽生菌和球孢子菌病有交叉反应,因此必须同时作组织胞浆菌素、芽生菌素及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以便鉴别。 痰、尿、血、骨髓、胸水及其他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分离出荚膜组织胞浆菌,或病理组织切片发现...
...北美芽生菌病,皮炎芽生菌病,芽生菌性皮炎 皮炎芽生菌(Blastomycosis dermatitidis)又称北美芽生菌病,是由皮炎芽生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皮肤和骨骼为主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病变。本病主要流行于北美洲,在英国和墨西哥等地...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感染,主要累及肺部,有时也能播散至全身。组织胞浆菌的芽孢存在于土壤中,尤其是美国东部和中西部某些州。农民和其他在这些含有芽孢土壤工作的人易于吸入芽孢。吸入大量的芽孢可能发生严重的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
...本品系用弱毒牛型布氏菌经加热杀菌制成,每ml含菌30亿。专供治疗亚急性、慢性布氏菌病使用。本品为乳白色均匀菌悬液,不应有摇不散的菌块及其他异物。用法1.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2.可采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1)静脉注射法注射部位为肘部...
...(一)发病原因 小螺菌鼠咬热(spirillary rat-bite fever)由小螺菌感染引起。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始于1831年。1839年由Elives报告3l例,1887年Carter在印度家鼠血中首先发现了小螺菌病原体。...
...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形成。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燥土壤、...
...由巴西副球孢子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进行性真菌病。 本病仅在中南美洲散在流行,以20~50岁常见,尤其多见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及巴西的咖啡工人。尽管副球孢子菌病不是一个很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时也发生于包括病人在内的免疫受损...
...皮肤癣菌的鉴定根据菌落形态、镜下特征尤其是大分生孢子的大小、形状、分隔、胞壁的特点及着生方式。有时需要配合其他一些试验如营养试验、毛发穿孔试验、午氏灯试验和配对试验(mating test)等。...
...目前仍没有任何可以防止球孢子菌病方法,建议人们尽量避免参与会在环境中产生很多粉尘的活动,例如建筑等工作。如果你不得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就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配戴口包或面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