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于1695年。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卷二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卷三为惊痫诸症;卷四麻疹、伤寒、疟、痢诸病;卷五为儿科其他杂症;卷六为儿科药性赋及主要药方。本书...
...书名。八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卷一-七主要是产科的方论;汇集了宋以前胎产诸疾的证治与方药。介绍前人的经验并收载产科中“借地、禁草、禁水”三法,有利于减少产褥期并发证。卷八为初生儿保育法,较全面、深入地讨论了新生儿护理法及婴儿...
...重寒热,并治之。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各一两) 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生姜薄荷煎。李氏败毒散 治初热壮盛等证。即前败毒散加升麻、荆芥、牛蒡子、蝉蜕、山楂、地骨皮、薄荷、紫苏、紫草。减独活、柴胡、茯芩...
...疹毒声哑肺热壅,元参升麻有奇功,已发加减凉膈散,没后儿茶音即清。注∶失音者,乃热毒闭塞肺窍而然也。疹初失音者,元参升麻汤主之;疹已发而失音者,加减凉膈散主之;疹没后声哑者,儿茶散主之。元参升麻汤(方见前)加减凉膈散薄荷叶 生栀子 元参 ...
...令尽此一合止。如得吐去恶汁,令儿心神智能无病也。饮一合尽都不吐者,是儿不含恶血耳,勿复与甘草汤,乃可与朱蜜以镇心神,安魂魄也。儿新生三日中,与朱蜜者不宜多,多则冷儿,脾胃冷腹胀,喜阴痫,气急变噤痉而死。新生与朱蜜法,以飞炼朱砂如大豆许,以...
...麻疹发热之初与伤寒相似,惟疹子则面颊赤,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目中有泪,呵欠善睡,或吐泻,或手捋眉目面赤为异耳,但见此候即是疹子,便宜谨避风寒,戒荤腥浓味。古法用升麻葛根汤以表散毒邪,余制透邪煎代之更佳,或柴归饮亦妙。但使皮肤通畅腠理开豁,...
...《咏初日》诗是赵匡胤在灵山寺门前咏的。此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首二句写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赫赫炎炎,势盛光艳。“光赫赫”,“如火发”,形如口语,把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活龙活现。后二句,诗人以红日初升自况,以...
...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炙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
...国语辞典 宮刖之刑。因其施於下體,故稱為「下服」。 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鄭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服輕刑。 書經.呂刑:「上刑適輕,下服。」...
...国语辞典 古代施於臉部割鼻或刺額的刑罰。 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鄭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上等服裝。 魏書.卷一○○.契丹傳:「靈太后以其俗嫁娶之際,以青氈為上服。」 元史.卷一三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