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_《杂病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乘之而病者,以其人素热,因风而然。即刘完素曰∶热甚风搏并于经络也,为风火邪,宜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治之。凡此证不论虚实,风毒内蕴不发于外,疮口周遭燥起白痂,疮不甚肿,湿流污黑之水,牙关微紧,不似寻常活动,皆破伤风之先兆也。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xinfayaojue/807-4-7.html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_【中医宝典】

...经过,陈听后不禁大笑,说,你勿需费此大力,近处就有一位医学大师,此人是当今天下最适合你的老师了,震亨忙问此人是谁,陈芝言说他叫罗知悌,人称太无先生,是金朝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弟子荆山浮屠的门人,并通晓李东垣、张子和的学说,在医学上有很深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7.html

银朱_《本草求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辛燥。然阴毒之性犹存。故能治疮。劫痰消积。烈毒之性。走而不守。今人用治杨梅疮毒。虽能劫风痰湿热。从牙龈而出。暂得宽解。(刘完素曰。银粉能伤牙齿。盖上下齿龈属手足阳明之经。毒瓦斯感于肠胃。而精神气血水谷既不胜其毒。则毒即循经上行。而至齿龈嫩...

http://qihuangzhishu.com/619/454.htm

金元四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1. 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刘氏的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以人体阴虚阳亢立论,所以强调“六气皆丛火化”,主张寒凉泻火。养生强调气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他认为:“人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45.html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_【中医宝典】

...明代是内科杂病学术全面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其特点,一是围绕金元四家与古代医学理论及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主要是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所代表的温补派对刘完素、朱丹溪医学主张所展开的论争,这种学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4.html

同伤寒十二证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或汗或攻。轻以刘完素之双解散,重以李杲之二圣救苦丸,随证施治可也。温病 热病3。冬伤于寒春病温,夏日热病早亏阴,脉浮头疼发热渴,不恶寒兮是所因。无汗河间两解法,有汗清下早当寻,失治昏狂诸热至,无证随经以意神。【注】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http://qihuangzhishu.com/337/783.htm

内科杂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惯于习用辛燥温热的时弊,无疑起到纠偏和补其未及的作用,刘完素对内科杂病具有丰富的治验,并时有创见。如他对咳嗽的证治,角色在病机分类和治疗用药上都颇有见地,关于消渴,着重在治法上按其上、中、下三消分治,治上消用人参石羔汤,治中消用顺气散,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2.htm

同伤寒十二证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或汗或攻。轻以刘完素之双解散,重以李杲之二圣救苦丸,随证施治可也。温病 热病3。冬伤于寒春病温,夏日热病早亏阴,脉浮头疼发热渴,不恶寒兮是所因。无汗河间两解法,有汗清下早当寻,失治昏狂诸热至,无证随经以意神。【注】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11-2.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提高了针灸疗效。(一)针灸学说金元四大家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他们在形成他们的医学特色时,在针灸方面也多有建树。如刘完素,他在经络辨证方面颇有发挥,提出治中风之六经分证法(见下表),就很有特色。张从正重视针灸在驱邪方面的作用。提出“血出与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7.htm

历代名医是如何看待气功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的治疗是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所以,气功虽已不象汉唐时期那么盛行,但并没有被排斥在医界正宗之外。金元时期医学界四大名医之一、寒凉派代表人刘完素在他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就有气功养生的记载:“吹嘘呼吸,吐故呐新……此皆修真之要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64.html

共找到4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