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暑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冒暑指一般的伤暑证。 【冒暑】 指一般的伤暑证。感受暑邪之后,邪阻肠胃,出现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腹痛水泻、小便短赤、恶心呕吐、头重眩晕等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92.html

纳呆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纳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纳呆】 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故名,也称“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胃纳呆滞”。...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99.html

疟疾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疟疾古代统称“痎疟”,以寒战、壮热、出汗、定期发作为特征。 【疟疾】 古代统称“痎疟”,以寒战、壮热、出汗、定期发作为特征。古人从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地带,蚊虫容易孳生繁殖的时侯和环境,认为病因是夏季感受暑邪或接触山岚瘴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02.html

呕吐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呕吐是由于邪气在胃、胃失和降、气反上逆所出现的症状。 【呕吐】 由于邪气在胃、胃失和降、气反上逆所出现的症状,前人以有声无物为呕,无声有物为吐,但实际上很难截然划分,一般都统称为“呕吐”。临床常见有胃寒、胃热、伤食、痰浊等四种。胃寒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05.html

呕血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呕血指血随呕吐而出、色紫暗、量较多,并常夹有食物残渣。 【呕血】 指血随呕吐而出、色紫暗、量较多,并常夹有食物残渣。多因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逆乘于胃,脉络瘀滞,阳络损伤所致。以门静脉性肝硬化、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病较为常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06.html

皮水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皮水为水肿证候类型之一。 【皮水】 水肿证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病缓慢,全身性浮肿,肢体疼痛沉重,无汗,皮肤冷,四肢凹陷性水肿较重,脉浮。多由于脾虚湿盛、水溢皮肤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11.html

痞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痞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 【痞】 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因邪热壅聚的,有因气虚气滞的。若兼有胀满感觉的,则称为“痞满”。邪热阻滞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称“胸痞”。若夹有痰湿,胸痞程度较甚。如有物堵住的,称为“胸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16.html

痞块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痞块指腹腔内的积块。 【痞块】 指腹腔内的积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17.html

痞气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痞气为五积病之一。 【痞气】 五积病之一,属脾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右胃脘部位有肿块突起,形状像覆着的盘子一样,日久不愈,会使人发黄疸,营养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等。多因脾虚气郁,痞塞不通,积气留结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18.html

偏头痛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的头痛证。 【偏头痛】 一种发作性的头痛证。临床表规以头痛剧烈为主。但其痛处相对固定偏于左或右侧。在比较疲劳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容易发作。多因肝虚、肝阳偏亢、痰热等所致。前人又有偏左属风与血虚,偏右属湿痰与热之说,然亦不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20.html

共找到14,4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