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医案》两卷,明代倪士奇撰。因其上下卷分载的是在北京和南京的治案,分为北卷和南卷,故尔又称“南北医案”。 刻于明亡之前。孤本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作者倪士奇,字复贞,今江苏镇江南徐人。其先祖在宋室南渡时即为京口之名医。宋元明三朝世代承传...
...10月10日,卫生部公布了2006年9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病名发病数死亡数合计354646818鼠疫10霍乱12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0艾滋病126990病毒性肝炎12389683甲肝61611乙肝10366562丙肝...
...之大。集结在钱塘的医家,行医自成一体,讲学蔚然成风,研经则大倡维旧尊古,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人尊之为“钱塘学派”。 钱塘学派的开山祖为张卿子。张卿子,名遂辰,号相期,生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卒于清康熙七年(公元...
...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如不幸被马蜂蜇,应尽快就医。如距医院较远,可采取措施,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伤口,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蜇伤处,中和毒性。疼痛厉害者可服用百服咛等镇痛药,并用冷水浸透...
...伏深锢一病,辩论滔滔),一丝不苟。尤其对那些治疗颇费周折而又有参考价值的病例,他都不忘搜集,“因索原方案归录之”。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医案。其勤奋、敬业,肆力于医的精神令人景仰。 每一个名医的成长都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可以说,...
...张菊人、陈伯雅等共事,砌磋学问。1929年,曾参与奋起反抗当时政府拟消灭中医的活动。并于同年与另一名医萧龙友共办北京国医学院,培养较多的中医人才。平时喜用并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所著有《...
...张菊人、陈伯雅等共事,砌磋学问。1929年,曾参与奋起反抗当时政府拟消灭中医的活动。并于同年与另一名医萧龙友共办北京国医学院,培养较多的中医人才。平时喜用并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所著有《...
...一:“感旧”以后(上)〔1〕 丰之余 又不小心,感了一下子旧,就引出了一篇施蛰存〔2〕先生的《〈庄子〉与〈文选〉》来,以为我那些话,是为他而发的,但又希望并不是为他而发的。 我愿意有几句声明:那篇《感旧》,是并非为施先生而作的,然而可以有...
...1998年 1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实施“113人才培养计划”。 2月 全国“中华技能大奖”与“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在中南海召开。中药行业上海市樊水玉(女)获“中华技能大奖”荣誉,江苏省刘兰桂、浙江省骆洪道、陕西省唐月霞(女)获“全国...
...柴嵩岩,1929年出生。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50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全国名老中医称号。擅长诊治多种妇科疑难杂症。 名医:柴嵩岩的更多内容... 女性出现的疲劳状态,在卵巢早衰之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