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有明确的规定,"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这部指南是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
...我是个坐办公室的女性,今年还不到40岁,可不知何故,我近年来项背和腰腿老是酸胀疼痛,休息后有所加重,短时间活动活动反而有所减轻,活动时间长了又不舒服。听同事说我得的是“休息痛”。何谓“休息痛”?用什么方法防治? 湖南读者:黄放放 本期答疑...
...不下,或ast超过alt,须警惕转为重症或慢性肝炎。 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30µmol/l以上出现可见黄疸,黄疸型急性乙型肝炎峰值均数约120µmol/l。总胆红素水平标志肝细胞损害的程度,急速发展的高水平胆红素血症表示病变严重,持续快速...
...传染源。通过呼血吸昆虫传染乙型肝炎亦有报道。近来有人报告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sAg携带者唾液标本中检测到HBsAg及Dane颗粒,因此,HBsAg随唾液经口传播的途径应当重视。孕妇在妊娠后期患急性乙型肝炎,其新生儿容易感染此病。由于...
...感染史。 7.尿胆元、尿胆红素阳性。 8.hbsag可为阳性。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比较困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所生婴儿,在生后半年内有20%~50%成为hbsag携带者,但多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以通过产道时感染...
...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序列之间重叠,甚至结构基因序列之间重叠,因此乙肝病毒DNA序列的利用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一紧密DNA结构中是否存在新的编码序列呢?成军博士带领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中国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的全基因序列...
...极小部分合并肝癌。2.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尤其密切,乙型肝炎病毒究竟是致癌因素还是促癌因素,还有待今后研究证实,至少现在可以证实“澳抗”(HB3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肝癌有着密切的联系。肝癌病人约80%呈“澳抗”阳性...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其症状与非孕妇者相同,发病较急,除有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外,血清学检查中抗HAV-IgM阳性则可确诊。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1)有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起病急,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学检测指标 1)...
...,乙型肝炎感染率最高,危害也最大。据估计,我国13亿人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8%,而其中,大约又有30%的病毒携带者会转化为乙肝,10%会转化为和。 专家们说,在所有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病毒的传播速度最快,这两种肝炎主要是...
...接种,每次1针。第一次接种后,隔一个月作第二次接种。密切接触者(如夫妻)需进行血液抗体筛查,凡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c(已形肝炎核心抗体)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初种后隔1个月、6个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