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著作。一卷。原题清·徐灵胎撰。本书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溪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内容较之传统脉学有一些差异,又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颇能发挥...
...动态 图片 释名囚。 气味青芝:一名龙芝,酸、平、无毒。赤芝:一名丹芝,苦、平、无毒。黄芝:一名金芝,甘、平、无毒。白芝:一名玉芝、素芝,辛、平、无毒。黑芝:一名玄芝,咸、平、无毒。紫芝:一名木芝甘、温、无毒。 主治青芝:明目,补肝,安神...
...14]《伤寒论》中载有112个方剂,其中汤剂就有98个,可见仲景先师对汤剂的效果是非常认同的,至今,汤剂仍然是中医药治疗最主要的形式。 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的过程密切相关,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
...瓜蒂(二十个)上锉以水一升,煮去五合,去滓顿服。尤在泾曰∶暑之中人也,阴虚而多火者,暑即寓于火之中,为汗出而烦渴。阳虚而多湿者,暑即伏于湿之内,为身热而疼重。故暑病恒以湿为病而治湿,即所以治暑。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气,水去而暑...
...对于正阳阳明的释义,历代不尽相同。如六版教材云:“外邪入里,直犯阳明而形成,叫做正阳阳明”;尤在泾则以“邪热入胃,糟粕内结,阳明自病”为正阳阳明;有以阳明本燥,故阳明病燥结者,是其本气之病,故谓正阳阳明,如张锡驹即本此;有以不兼太阳、少阳...
...证名。胁肋部疼痛,拘急不舒之证。由血虚受寒或湿热内郁所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尤在泾注:“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亦可由湿热内郁所致。《证治汇补·...
...诗曰: 不为蒸梨事舅姑,无端比翼两分途。 人言自古须当畏,义忿何须怨丈夫。 话说荫芝在庵中与凤姐发誓,分手回到陈家馆内,朝夕怀思,暗暗自忖:此事虽蒙彼美许我成双,未晓他父母意下若何?其中还要调停斟酌,若是仗势横行,只怕变生荆棘。细想新棠倪...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篇。正義經史唯稱伯夷、叔齊,不及許由、卞隨、務光者,不少概見,何以哉?故言「何以稱焉」,為不稱說之也。 〔七〕索隱蓋楊惲、東方朔見其文稱「余」,而加「太史公曰」也。 〔八〕索隱謂太史公聞莊周所說許由、務光等。 〔九〕索隱謂堯讓天下於許由,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