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小心阴暑_【二十四节气】

...阳暑是在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而阴暑是过于避贪凉引起的。由于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243.html

在骨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热证体现于机体深部及骨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反欲得近衣者,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在骨髓也。《伤寒缵论·太阳上篇》:详仲景论,止分皮肤骨髓,而不曰表里者,盖以皮肉筋脉骨五...

http://qihuangzhishu.com/193/333.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肘部或肘前后有发热感觉。《灵枢·论疾诊尺》据诊知人体发热的部位:肘所独热者,腰以上;……肘前独热者,膺前;肘后独热者,肩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614.htm

小议阴火上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阴火上冲语出东垣,他解释说: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其症状见: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则已。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73.html

食物的四性五味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  又称为四气,即寒、、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64.html

拔火罐祛_中医疗法中医拔罐_【中医宝典】

...龟苓膏受市民。 酷暑降临,高温来袭。我们的生活也随着温度,悄然起着变化。 顶着高温拔火罐 时值盛夏,炎炎夏日总让人们酷热难耐。但凡和沾边的,似乎人们都避而远之,只有一样,在夏日里还更受欢迎——拔火罐。 记者近日在华医馆...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530.html

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热邪冲逆于上。《素问·水穴论》:头上五行行五者,越诸阳之逆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htm

立秋小心阴暑来袭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高温时,许多人喜欢整夜开着空调睡觉。而到了初秋,由于白天依旧较,就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事实上,在夏秋交替的季节,晚上的气温往往偏低。 这样一来,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寒,很容易感冒,这种感冒,就是中医所谓中了阴暑。 引发阴暑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27.html

厥心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郁气逆所致的心痛。证见心痛,烦躁吐逆,身足寒,额上汗出。《活法机要·心痛证》:厥心痛者,身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也。其脉浮大而洪。治当灸太溪、昆仑,服金铃子散。痛止,服枳术丸。《医学入门》卷五:痛内因...

http://qihuangzhishu.com/193/384.htm

痘疮实险证_《余无言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讶问曰:此方杀人之方也,令郎之痘症,补托之尚恐难起,何能凉下?一用此方。岂有不痘毒内陷,而早送其生命者耶。顾君无法,复延乙医商之。乙医对余所处之方,不加可否。盖乙医虽知余为撤手一着,而究一派凉下、分量太重为畏途。复又延余,请三人会商...

http://zhongyibaodian.com/yuwuyanyian/1038-17-1.html

共找到520,8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