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精津液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经脉卷三)。狭义的“气”是指由上焦宣发出来,呈雾露状的、对人体有充养作用的水谷精微物质。内经认为,“气”在人体中是无休止的运行着。灵枢·脉度所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9.htm

气功经络的关系如何?_【中医宝典】

...史料记载与近代科学实验发现,经络学说起源及形成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针灸大成中指出了任督二脉与练功的密切关系,认为许多功法虽有“种种不同,岂离任督”。近代医家张锡纯也主张学医的人应练气功,并参看丹经。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24.html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从而揭示了生命运动的动因、源泉最一般最普遍的联系形式。而五行学说则具体地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结构关系及其调节方式,即人体整体动态平衡的特殊规律。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2-4.html

经络辩证概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的若干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人体经气运行的通道,又是疾病发生传变的途径`...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7.html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历史的前进,医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医家,如缓、扁鹊等,特别是扁鹊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当时称为“带下”。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内经的出现,提出了妇科相关理论。左传·僖公...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中医学视角医患沟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侧重了解疾病的发生、演变,如:“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循之”(素问·三部九候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238.html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物质,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与气相对而言,存在着有形与无形、具体与抽象的区别。中医学精概念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古人对人类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是由对生殖之精的认识发展而来。如灵枢 ·本神的“生之来谓之精 ”、“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81.html

江陵张家山简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军事、数学遣册等类文献外,还有两种医书,题名为脉书引书。据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对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以及M247随葬竹简的历谱推算,其墓葬年代为西汉吕后至文帝初年(约公元前2世纪中期),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墓葬年代汉文帝十二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7.htm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清代康熙以来,医家尊祟经典成为学风,呼应而起的经典医书注家,盛极一时。他们做了大量考证与注释工作,在古典籍的整理研究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内经 (一)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 清初著名医家张志聪主持编著的皇帝内经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4.html

古方八阵在线阅读

...论文,也有部分针灸歌赋。 张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64卷。成书于其卒年1640年。"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全书·传忠禄辑有景岳主要医学理论、评、问诊诊断、治疗原则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7.html

共找到1,042,3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