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不同_时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温者,温热也;瘟者,瘟疫也;其音同而其病实属不同。又可瘟疫论中,谓后人省 加 为瘟,瘟即温也。鞠通温病条辨,统风、温热、毒、冬温为一例。两家皆以瘟为一病。殊不知温热本四时之常气,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岂可同年而语哉!夫四时...

http://qihuangzhishu.com/710/120.htm

气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特点,从而在不同部位上产生相应病证。如·杂气所说:“盖当其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此外,很多患者在得了某种疫病后,会对该种气产生一定抵抗力,短时间或终生不发此病,明代医家据此采用“痘衣法”、“鼻苗法”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59.html

有九传治法_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汗解,斑者有斑疹、桃花斑、紫云斑,汗者有自汗、盗汗、狂汗、战汗之异,此病气之使然,不必较,但求得斑得汗为愈疾耳。凡自外传者为顺,勿药亦能自愈。间有汗出不彻,而热不退者,宜白虎汤;斑出不透,而热不退者,宜举斑汤;有斑汗并行而愈者,若斑出不...

http://qihuangzhishu.com/826/86.htm

温热暑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清·周扬俊撰于1679年。本书将温病、热病、暑病、疫病依次分卷论述,选辑伤寒论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温病诸家学术见解、特点和成就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并确立其治法。更附前人医案作为临证借鉴。...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70.htm

温热暑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清·周扬俊撰于1679年。本书将温病、热病、暑病、疫病依次分卷论述,选辑伤寒论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温病诸家学术见解、特点和成就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并确立其治法。更附前人医案作为临证借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4.htm

杂气_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至于一切杂证,无因而生者,并皆杂气所成。古未闻者何耶?盖因诸气来而不知,感而不觉,惟向风寒暑湿所见之气求之,是舍无声无臭、不睹不闻之气推察。既错认病原,未免误投他药。大易所谓∶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也。刘河间作原病式,盖祖五运...

http://qihuangzhishu.com/826/54.htm

损复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肢体仅有皮骨,痢虽减,毫不进谷,以人参一钱煎汤,入口不一时,身忽浮肿,如吹气球,自后饮食渐进,浮肿渐消,肿间已有肌肉矣。若大病后,三焦受伤,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肢体浮肿,此水气也,与气复悬绝,宜金匮肾气丸及肾气煎,若误用行气利水药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826-5-9.html

下后身反热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应下之证,下后当脉静身凉,今反发热者,此内结开,正气通,郁阳暴伸也。即如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息,此与下后脉反数义同。若将发,原当日渐加热,胃本无邪,误用承气,更加发热,实非承气使然,乃邪气方张,分内之热也。但嫌下早之误,徒伤胃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826-4-11.html

新加坡科学家发明能抵御非典病毒酸奶_【中医宝典】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一直致力于发明口服疫苗以抵御非典型肺炎等病毒新加坡科学家近日在酸奶中找到突破,用一种经过基因改良乳酸菌成功帮助实验鼠获得了对类似非典病毒免疫能力。 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非典疫苗原理项目研究组成员李元昆(音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310.html

吴医汇讲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唐大烈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92-1801年 自序 卷一 祷告药皇誓疏 证论治 人身一小天地 书方宜人共识说 卷二 日讲杂记 金匮上工治未病一节辩 辨金匮之 二阳之病发心脾解 维脉为病论治 张、刘、李、朱后,当以薛、...

http://qihuangzhishu.com/750/index.htm

共找到1,099,2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