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_金匮要略

...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32.html

叙_松峰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赤膈黄耳,痧瘴诸挣等疫疠怪疾,各有简便良方,针灸奇术,皆能回春于瞬息,奏效于目前,真可以参变阴阳,起回生死。则是有伤寒论于前,不可无书于后,直与金匮名编表里相成,参互尽变,将胥天下后世而仁寿之。即云与良相之业并垂千古,亦奚...

http://qihuangzhishu.com/699/3.htm

周易探“天癸”_【中医宝典】

...在道家称为“炁”。清·傅金铨注崔希范入药镜:“此炁乃元始祖炁,先天至精至灵至圣。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此也。”周易来看,“炁”正是太极活动最初“混沌”产物。“炁”的不断推动,产生五行分化,而又以“水”为先。邵同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77.html

梅圣俞诗集穷而后工_【古诗文大全】

...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由此可见,“不平则鸣”也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第一段,主要三个层面阐发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一是认为“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这里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38.html

半表半里概念产生于汉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为我们提供了考证线索;杨绍伊考证认为“汤液经法一字未遗保存于伤寒论中”,并以独特的文字功夫分列出汤液经法原文和仲景论广原文,让后人进一步探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40.html

肌无力患者到医生—— 实践录是如何写成的_【中医宝典】

...□ 李广文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 我的拙著重症肌无力中医实践录于2010年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问世后,有很多关注者,他们中不乏同道、患者、教师、记者、官员······除了诊治疾病、切磋医术、交流体会、感悟人生外,最集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40.html

王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字绳林(一作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系徐州府学教授王瓒之曾孙,名医陆懋修之外曾祖父。自幼聪颖,攻读医学甚力,尤擅长于伤寒之学。著作甚丰,有伤寒论,系其外曾孙陆懋修所校正,另有脉诀引方论证考正古今权量...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88.htm

卷下·伤寒论论_医学源流论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和之次序,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80.html

尚论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之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01.htm

尚论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之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82.htm

共找到644,6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