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适量喝红糖水有利于子宫收缩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认为,红糖具有益气补中、健脾暖胃、化食解痛之功,又有活血化瘀之效。产后喝红糖水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和恶露的排出等。但食用红糖的时间不宜太长,若无限制地食用红糖,对身体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产后第一天,子宫底与脐平,此后每日下降1~2...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288.html

产后_《邯郸遗稿》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又云∶产后中风,切不可作中风治,用风药。然则产后不问诸症,悉宜大补气血乎?曰∶详主末二字,其义自明。虚而无他症者,合宜大补气血自愈;或阴虚而感冒风寒者,补气血药带驱风之剂;或因脾虚而食伤太阴者,补气血加消导之剂;或因淤血,恶露未尽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handanyigao/888-8-1.html

产后月经不再来潮的诊断_如何鉴别产后月经不再来潮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通常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产道会流出如月经一般的血状分泌物,这种由胎盘着床位置的出血,混着残留在子宫的蜕膜、组织碎片及黏液等分泌物,称为恶露。 这并非是月经。 正常情况下,起初的4~5天,恶露量多且呈红色。产后一星期后,恶露量逐渐减少 而...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ChanHouYueJingBuZaiLaiChao341926.htm

产后腹痛的检查_产后腹痛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以上四种原因引起的产后腹痛,属人为腹痛。其症状通常还伴有恶露量少或血色紫暗且夹血块,以及胸肋胀痛、四肢欠温等现象。 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将产后腹痛分为两种: 1、产后血虚、胞脉失养。其临床表征为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伴...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ChanHouFuTong337007.htm

产后腹痛_胎产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瘀,气血虚,或感受风寒所致。以产后瘀血凝滞(或风冷挟瘀血)为主的名“儿枕痛”,小腹部可摸到硬块,有明显压痛,常兼见恶露不畅或不下,胸腹胀满,脉多弦濇有力,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气血虚的每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hanhoufutong-1451.html

产后血晕的综合治疗_产后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亦可用桂圆枣仁芡实汤,桂圆肉10克,芡实12克,炒枣仁10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饮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 瘀阻气闭型血晕,其主要症状为产后恶露不下或者量少,少腹阵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923.html

产后恢复_【中医宝典】

...产褥生理 ◎恶露 产后从阴道排出来的分泌物叫恶露产后最初几天,恶露量比较多,颜色鲜红故称红恶露,也称血性恶露。 3-5天后所含血量减少,恶露变为淡红色,称为浆恶露产后10-14天,恶露呈白色或淡黄色称白恶露。 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1281.html

胞衣不下_《女科证治准绳》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其不出者必死,授与前法甚效。一产妇产后面赤,五心烦热,败血入胞,胞衣不下,热有冷汗。思但去其败血,其衣自下,遂用乌豆二合,炒透,然后烧红铁秤锤同豆淬其酒,将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从血而...

http://qihuangzhishu.com/915/257.htm

败血冲心_胎产_妇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败血冲心指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发热,狂言呼叫,甚至发狂奔走等神志症状。 【败血冲心】 指产后由于恶露不下,出现发热,狂言呼叫,甚至发狂奔走等神志症状。参见“产后三冲”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74.html

产后余疾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产后余疾。及治食不下。贲豚上下。伤食腹满。胸胁满。心切痛(资生经)。穴期门。治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又云。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缘未产之前。内积冷气。遂至产时。尿胞运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19-8.html

共找到37,7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