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图非五方星形图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易经》研究会会长杨力之《杨力揭秘易经养生智慧》第66页:河图、洛书强调了五行阴阳的关系,如:“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合万物”、“即水为至阴居下,火为至阳居上,木主升发而居东,金主收降而居西,土为成数而居中”,从中可看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91.html

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滑动应指、圆转而过的脉象。一说脉象如水之溜。《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②小股水流。《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所溜为,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1/852.htm

十二经病俞经合补虚泻实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肿,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则寒栗不复,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补用辰时,曲池,为合土。土生金,虚则补其母。泻用卯时,二间,为水,金生水,实则泻其子。足阳明胃经,属戊土。起头维,终厉兑,气血俱多,辰时注此。是动病:洒洒然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8-12.html

五行源于对生的认识(上)_【中医宝典】

...、“五指说”、“五种元素说”等。但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能很好地解释阴阳五行的源渊,以及五行中“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土旺于四时”的原理。笔者拟从古人对生命来源的认识过程,探讨五行观念形成的轨迹。 图腾崇拜由大母神(独立神) 向对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772.html

五行源于对生的认识(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水藏的适应性变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见图1)《管子·四时》云:“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班固《白虎通·五行更王》说:“土所以王四季……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794.html

中医人格分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单纯的线性对应关系,而要错综复杂得多。因此,上述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立论,将人分为五大类,称作“五行人”,比较重视个性心理特征与脏腑阴阳的关系。“五态人”与“五行人”的分类有一定相似之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5.html

《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穴治杂病歌 五脏募穴 五脏俞穴 八会 论奇经八脉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八脉配合歌 奇经八脉 十二经补泻歌 十二经分阴阳歌 十五络脉 灸法 灸补泻法 取火法 灸症 以言治病法 习医须知 督任头图 背部穴图 腹部穴图 眼科针灸要穴图像 卷下 三寻穴...

http://qihuangzhishu.com/313/index.htm

《针灸易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穴治杂病歌 五脏募穴 五脏俞穴 八会 论奇经八脉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八脉配合歌 奇经八脉 十二经补泻歌 十二经分阴阳歌 十五络脉 灸法 灸补泻法 取火法 灸症 以言治病法 习医须知 督任头图 背部穴图 腹部穴图 眼科针灸要穴图像 卷下 三寻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yixue/index.html

謇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系指口吃难于语言的病证。謇,难也。《广雅》注:“口吃难于言也。”本病的病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认为:“人之五脏六府,禀四时五行之气,阴阳相扶,刚柔相生,……若阴阳之气不和,府藏之气不足,而生謇吃……养生方云愤满伤神,神气通于舌,...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326.htm

五行生成数解_《类经图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列五行之次序,而实以分五行阴阳阴阳既有次序,气数必有盛衰,如六元正纪大论云寒化一、寒化六、灾一宫、灾三宫之类,皆由此数而定。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谓如甲丙戊庚壬五太之年为太过,其数应于成;乙丁己辛癸五少之年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tuyi/641-6-3.html

共找到61,4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