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别论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明气口之脉,独为五脏主。气口者,右手之寸口脉,即手太阴经肺经太渊穴也。灵枢名曰脉口,皆以脉气必会于此也。名之曰寸口,以此部即太渊穴,去鱼际仅一寸也。其左手寸部,则内经皆谓之人迎耳。脉之动静,气之盛衰,人之生死,虽见气口,而实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6-11.html

中医词典拼音T:_中医词典t~w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丹毒之较为危重者。治参丹毒条。天会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池。见该条。天宦病证名。指五不男之一。灵枢·五音五味:“其有天宦者,……此天之所不足也,其冲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参见五不男条。天花精言痘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7/194-1-5.html

中医词典拼音K:_中医词典k~l~m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六十五:“……鼻中淋沥腥秽血水……即名控脑砂。”②鼻渊兼头痛。外科大成卷三:“鼻渊而兼脑痛者,名控脑砂。”参见鼻渊条。控睾病名。小肠气之别称。出灵枢·四时气。有:“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多因体虚,寒邪侵袭下焦所致。症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4/191-1-4.html

我国最早创“音乐疗法”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可以推论,由于当时已有一些简单乐器产生,那么这种'舞'必然是在乐器的伴奏下进行的。可以认为这是我国人民应用音乐和舞蹈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 到战国秦汉之际,一些医学家应用音乐疗法治疗疾病的经验可以说已经很丰富了。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8.html

耳垢_百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耳垢,俗称“耳屎”,医学叫“耵聍”,耳垢对人的耳朵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能防御小虫入侵和保护鼓膜。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知五音矣。”故耳与全身均有联系,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及肢体的反应点。如耳轮厚大红润,多为肾气充足,身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14/44.htm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九卷。明·王九达辑注。刊于1628年。本书是将素问灵枢内容分类合编而成。共分摄生、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九类,在各原文之后均有题解及注释。是分类研究内经的著作之一,对于学习内经者同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5.htm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九卷。明·王九达辑注。刊于1628年。本书是将素问灵枢内容分类合编而成。共分摄生、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九类,在各原文之后均有题解及注释。是分类研究内经的著作之一,对于学习内经者同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6.htm

六十五回_隋代宫闱史

...六十五回江都宫吴歌翻旧曲辽东城隋将大丧师吴女十五貌轻盈,一曲当筵倾至尊。酒绿灯红,花团锦簇;四壁的曼妙乐声,悠悠扬扬,随着唱喉婉转,靡靡消魂。在那正中席上,坐了个风流天子,便是炀帝。 在他的四周都是绮年玉貌的美人,一个个倩装如画,眉目...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400.html

中医词典拼音D:_中医词典c~d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尻在尾骨下,锐与兑通,灵枢之锐疽即兑疽。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发于尻,名曰兑疽。”故知兑疽与锐疽属异名同病。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则另有所指:“发于股阳,名曰兑疽,其状不甚变,而脓附骨。”疽之部位与性质均不同于前者。三种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1/167-2-8.html

08部 卷七百六十五_全唐文

...其可得乎?虽前贤纂录不少,殊途同归,英灵间气,正声南薰之类,朗照之下,罕有孑遗。而取舍之时,能无少误?未有游诸门而英菁毕萃,成卷而玷�全无。诗有之流,语多及此,岂识者寡,择者多,实以体词不一,憎爱有殊,苟非通而鉴之,焉可尽其善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110.html

共找到511,1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