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_《松峰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症为则,毋专以脉为据也。松峰曰∶入脏不知人,亦不必即死。不过较在经者难施治耳,此兼而言。人在气交之中,如鱼在水,一毫渣滓混杂不得,设川泽泼灰,池溏入油,鱼鲜有得生者,人受气,何以异此。者,民皆病也。疠鬼为灾,斯名耳。松峰曰∶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songfengshuoyi/699-7-0.html

《杂证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清代作品。不着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47.htm

《杂证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清代作品。不着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8.htm

神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是斋百一选方》救神方《夷坚庚志》十四卷,靖康二年春太学事。黑豆(二合,炒令香熟) 甘草(二寸,炒黄)上以水二盏,煎至一半,时时呷之,是时因发肿者,服之无不效。 目录 《是斋百一选方》救神方 《百一》救神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jiuyishenfang.html

论阴证世间罕有_《温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误认者良多,况且温每类伤寒,又不得要领,最易混淆。夫温热病也,从无感寒,阴自何来?一也;治温数百人,才遇二、三正伤寒,二也;及治正伤寒数百人,才遇二、真阴证,也。前后统论,苟非历治多人,焉能一见?阴证岂世间常有之病耶?观今伤寒科盛行...

http://qihuangzhishu.com/826/67.htm

统论有九传治法_《温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所谓九传者,病患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盖温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已发之后,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26/86.htm

疔诊断_皮肤病_【中医宝典】

...疔是接触畜染毒而生的一种特殊急性传染性疔疮。 本病以其状如疔,且具有传染性,故名;又因其疮形如脐之凹陷,又称为鱼脐疔。多见于从事畜牧业者。其特点是:初起如虫叮水疱,疮头色黑,很快干枯坏死如脐凹,全身症状明显,有传染性,职业性,可并发走...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970.html

论治_《温热经纬》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后人何所适从?又可辨甚析。如头痛、发热、恶寒,不可认为伤寒表证,强发其汗,徒伤表气。热不退,又不可下,徒伤胃气。斯语已得其奥妙。奈何以气从口鼻而入,不传于胃而传于膜原,此论似有语病。至用达原饮、消诸承气,犹有附会表里之意。惟熊恁昭《热...

http://qihuangzhishu.com/672/21.htm

与甲型H1N1流感治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外感疫病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形成的。对寒的认识最初从对伤寒疾病的认识开始。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有“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可以说张氏家族所患伤寒非普通外感伤寒,很可能是寒性疫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092.html

医生提示感敏也可致不良反应_【中医宝典】

...本报讯(记者 王蔚然 通讯员 陈震洲 实习生 吴玉绵)来自我市某大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显示,即便是感敏样的常见药品,也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 据介绍,去年11月3日,我市一名20岁的女在自己感觉到部分感冒症状后,自行购买、口服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186.html

共找到236,5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