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味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味汤【处方】五味子(洗)九斤,良姜(炒)、陈皮(去白)、茴香(炒),各一斤半;甘草(炒)十七斤半,盐(炒)二十二斤。【...

http://zhongyaofangji.com/w/wuweitang.html

五脏五味补泻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李时珍曰︰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wuzangwuweibuxie.html

关于印发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的通知_中成药政策法规_【中医宝典】

... 目录 一、概述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三、变更药品规格或包装规格 、变更药品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五、变更生产工艺 六、变更药品有效期或贮藏条件 七、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八、参考文献 九、著者 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hengyao/a7948.html

中药的性能_【中医宝典】

...人里,发病部位各脏腑经络之不同,病虚症、实症,故中药的性能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有毒无毒等。这些特性的认识,来自长期的医疗实践,是从众多的医疗作用中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是—整套指导用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926.html

不靥闷乱哽腹胀之症_《保婴撮要》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脾气虚弱,用五味异功散、参 圣散而愈。后噫下气,欲服枳壳之类。余谓∶噫属心火虚,下气属脾气虚。朝用六君子汤加姜、桂,夕用补中益气汤而愈。一小儿哽喘咳,腹胀下气,手足不冷不热,此脾虚不能摄而腹胀下气,肺虚不能摄而哽喘咳,用五味...

http://qihuangzhishu.com/615/206.htm

五味所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篇》)。“禁”,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故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6.htm

加减五味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伤寒全生集》加减五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全生集》:加减五味汤【处方】橘红、桔梗、紫苏、五味、人参、麦冬、杏仁、桑皮。【功能主治】喘而气促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磨沉香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jianwuweitang.html

的分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来源是“所受于天”,即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与“谷气”共同充养人体。后世医家大多认为真气是对人体所的概括,但也医家将真气等同于元气,如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这里的元气概念,也应与古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09.html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 (1)炮制对五味的影响:是通过“反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194.html

试论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研究_【中医宝典】

...中药是具有中药的特性如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并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并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相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0.html

共找到514,5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