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孔子学院的意义_儒家_【文学360】

...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9.html

医学目的和服务模式调整与人类死亡问题_【中医宝典】

...自然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医学的纵深发展,与国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安乐死被社会所认同不再遥遥无期。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72.html

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难以找到恰当的、与其相对应的中医词汇,并且还有大量中医学没有的名词。因此如何准确、简明地用中文表达出西医名词的意义,是译述者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加上当时译述者多各自为阵,缺少交流,以致造成医学名词的翻译相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4.html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者未将中外之书融合贯通,折衷至当。唐氏慨之,研精覃思,著此五种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正是当时对唐宗海的评价。朱沛文的“华洋医学各有是非”朱沛文(约生于19世纪中期),字少廉,著《华洋脏象约纂》一书(1892),又名《中西脏腑图象合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2.html

两宋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大发明和应用是它的重要标志。由于中外交通日益发达和内陆漕运的需要,宋代造船业较前大有发展,海船航行中有“指南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航海事业。中国磁器、茶叶等大量出口,而南亚、中亚各地所产药物、香料等又大量输入我国,以至有宋一代,使用辛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0.html

知聪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南北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据传曾于公元562年携《明堂图》及其他医药书一百六十卷到日本,对中日医学交流起促进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071.htm

现代信息医学体系—中西医融合的基础_【中医宝典】

...彼此孤立存在与发展,虽有交流,但力度不大,故形成了各自的特质。但当世界进入一体化时代以来,东西方文明互相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已成各自需求;另外,医学的目标是保健,这一点中西医均无二异,面对同样的使命,联合作战,加强效力,其理自不待言,因此中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402.html

针灸教育与交流--教材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教育的兴盛,促进了针灸学讲义和教材的编撰。 广东医药专门学校周仲房编的《针灸学讲义》(公元1927年)。 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张世镳编的《温灸学讲义》(公元1930年)和《温灸学讲义补编》(公元1935年)。 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0.html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做教材。所以这本书不只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针灸专著,而且在国际医学交流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35.html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做教材。所以这本书不只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针灸专著,而且在国际医学交流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9.html

共找到41,4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