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清证病症 把握辨证论治实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症状和体征,是对临床表现具体描述。单纯对症治疗只是片面地将症证相割裂,针对某个孤立症治疗只能体现出治疗随意性,无法体现中医治疗针对性。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坚持辨证论治,避免单纯辨病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又不忽略病情前后联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251.html

中医爱好者眼中中西医之别_【中医宝典】

...用机械理论并以几何和数学语言来表述清楚,注重实证分析;在精神物质关系上,强调二者对立分裂;在研究人人和人关系中,以研究人对物、人对自然关系为主;注重思辩理性,并把分析学或逻辑学视为一切科学工具。 七是诊断上有区别。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00.html

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_《实用免疫细胞核酸》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们力求有一个客观比较精密标准。除了常用仪器如显微分光光度计(microspectrophotometer)和显微密度计(microdensitometer)等以外,还可用图像分析仪进行测量。前二者已有许多有关著作中介绍过,就其精确...

http://qihuangzhishu.com/969/248.htm

提倡中医文化促中医发展——访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文瑞_【中医宝典】

...临床技术创新,在治疗重大疾病、疑难杂症上有突破,进一步规范常见病诊疗技术;其佐药:推进中医药产业化,有特色鲜明、个性专一中药产品问世;其使药:是创新中医药教育及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政策法规制度,创造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全面发展环境。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3.html

中医情志学研究现代启示——读《中医情志学》有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在于此书出版不仅使中医情志学科形成有了希望,该书理论标准、学术原则到研究模式、研究方法,无不表现出一种学界以往不同学术风格科学态度。这一点将对中医现代研究带来重要启示。 启示一:经典是可以怀疑 对待中医经典继承,我们应当持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829.html

发展中医药缓解看病贵_【中医宝典】

...在成本方面,中医诊疗具有明显优势。一句话,就是便宜。而且事实证明,中医诊疗西医诊疗相比,更有其独特疗效。但现在情况是中医远远竞争不过西医,甚至还出现了让堪称中国国粹中医退出历史舞台呼声。”一位专家开了头,大家立刻争先恐后发言。专家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35.html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轻易否定中医思维——兼黄煌商榷_【中医宝典】

...煌“中医药现代化几点思考”一文,获益匪浅,但对该文“玄学绝交”观点不敢完全苟同。 黄煌在文中说:“中医当务之急,是玄学绝交,尽快沿着自然科学轨道运行。不要再强调‘医者意也’,不要强调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境界,不要轻信内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56.html

处方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要审视处方,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失败时,我们更要审视处方,分析不足,吸取教训,经常对自己处方进行审视反思,是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和处方能力一条捷径。 对于一个中医人而言,你水平有多高、造诣有多深,你所开出处方就是衡量这一切试金石。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80.html

借助西医学手段研究中医,何以困难重重?_【中医宝典】

...议论和疑团。 面对这一疑窦,有人说中医不可能也不需要借助西医学(包括现代科学)方法手段进行研究,它可以独立发展,这显然是旧世纪“遗民”之言,不屑一顾。凡学术,都有一个进步发展问题,科学更有一个不断地扬弃,以随时代同步前进问题。西方甚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05.html

壮医痧病及其诊疗源流_【中医宝典】

...临床特征,是壮族地区自古以来常见病、多发病。壮族人民在长期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积累了对本病丰富认识和诊疗经验。本文拟就壮医对痧病认识及其诊疗产生和发展历史进程、影响因素等方面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同仁。 一、壮医痧病及其诊疗渊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89.html

共找到1,084,5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