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脉诊_【中医宝典】

...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构成脉象的要素_【中医宝典】

...与全身气血盛衰有关。 (五)脉律: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在常见脉象中脉律不规则的脉有结、代、促、涩、散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5.html

脉象主病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某种脉象主要所见的病证。如浮脉主表证,数脉主热病,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或妊娠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ixiangzhubing-1313.html

脉学的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诊学的基本特点是从局部的脉象以检测整体的变化,亦是内在变化从局部所反映出的信息,是与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学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脉诊学与中医基本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但脉学作为中医独特专门学,从主客观因素上说亦存在着“脉理精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冠心病的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摘 要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诊断较为可靠,但结合中医对冠心病早期、无创、敏感的诊断方法,尚未形成常规,本文依据内经“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冠心病亦可通过经络形诸于外,形成四诊征,从而不断探索中医诊断冠心病的规律。本文探讨望诊其中包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439.html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24脉象奠定了诊脉指下标准的基础,使规范化。《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 《脉经》在古代医学文献散载的30余种脉名基础上,整理归纳为24种脉象名称,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成为历代论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7.html

寿小云:中医脉诊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海霞 寿小云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工作,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长期从事中医脉象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对疾病脉诊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脉象的解释_脉象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医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 pulse condition;type of pulse 国语辞典 中醫上指脈搏的強弱、快慢、深淺等狀況。一般分浮、沉、遲、數四類。...

http://hanwen360.com/c/143713.html

脏腑脉象_《四圣心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藏为阴,六府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其甚者为藏,其微者为府。《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inyuan/1296-16-4.html

白头翁汤证治推论得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也。此病,伤寒厥阴肝经阳复生热有。伤寒里病,一气独胜,病气极盛。故阴经阳复所生热,其力甚大。非用黄连等大寒味不能清之。至于内伤肝经病热,左关迟脉小于右,则归芍地黄丸甚相宜。六味地黄丸加归芍,滋养肝木津液方也。伤寒一气独胜,详伤寒读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76.htm

共找到544,4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