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当时有华灵毡士者,~之学者。 ◎清·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 主谓式;作定语;用于人和事物...
...标题:复方“自身清”治疗活动性SLE的临床观定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9年10期标题:《进补与养生》风湿病部分出处: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9年4月标题:中医学基础出处:上海卫生局出版社 1987年10月 主编标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出处...
...从《战国策》、《史记》等书中可以找到扁鹊的传记和病案,其中起死回生是这方面的著名故事。有一个,扁鹊带着弟子路过虢国,听说太子死了,虢国正忙着办丧事。一路上,人们都在谈论太子的病,扁鹊留心听着。根据大家谈论的病情,他迅速进行判断,认为太子可能...
...□ 范铁兵 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六味地黄丸出于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萸肉、泽泻、白茯苓、牡丹皮、干山药组成。该方具有滋补肾阴之功,主治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等症。白天尿频...
...”,张锡纯认为其效果较单纯的石膏或阿司匹林要好。他在书中例举一个用”石膏阿司匹林汤”治愈小儿高热神昏的的病案,这大概算是中西药合用治疗疾病较早的医案吧。但是,中西药合用要持科学,慎重的态度。据报道有人为了加强安神效果,同时服用朱砂安神丸和三...
...铜人 考试方法 学生常于春季应试。崇宁间(1102—1106年)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三经大义五题(相当于今之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场考脉证、运气各二题;第三场考假令治病三题(相当于病案分析)。至于考试的实际情况及其水平的高低,史书中缺乏详细的...
...明代儿科医学家。号改斋主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精于儿科,于痘疹一证,研究尤深,认为医者对介乎可治顺证及不可治之逆证之间的痘疹一必赖医者以药力维持。遂根据痘疹患者之气血、病症之寒热与虚实情况、痘之多寡轻重,随证加以论治及处方用药,且附有...
...医案著作。十二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嘉靖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外感伤寒温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等多种病证,病案记录较详,辨证...
...医案著作。十二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嘉靖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外感伤寒温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等多种病证,病案记录较详,辨证...
...老师的教诲 teacher's instructions 师训不可违 国语辞典 師長的訓示、教誨。 文選.江淹.雜體詩.嵇中散:「曰余不師訓,潛志去世塵。」 唐.劉知幾.史通.卷十.自敘:「既欲知古今沿革、曆數相承,於是觸類而觀,不假師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