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和疾病的认识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对人体认识 甲骨文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代文献,其中包含有可供研究殷商时期对人体、疾病认识的宝贵史料。 甲骨文中包含有大量的象形、会意文字,从文字的形体上,可以看出商朝人对人体已有一定的认识。首,象人的侧面头形;耳,象耳的轮廓;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5.html

体质学说与养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同时在人类群体中也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的研究完全支持了中医的体质学说中医的体质概念与人们常说的气质不同。所谓气质,是指人体在先后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的、即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6.htm

大历史观看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考查这一问题,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中医有阴阳五行,希腊医学有四元素理论;中医有脏腑学说,藏医则用龙、赤巴、培根解释人体现象;中医用四气五味言说药理药性,蒙医则有二基、八性、十六功、六味的用药学说。甚至连被绝大部分人认为独具特色的经络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43.html

中医学者须是练功有成者_【中医宝典】

...□ 雒成林 甘肃中医学院 气功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不应仅限于气功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首先,气功体悟是中医学术体系得以形成并逐步完善的根本因素。中医学从简单的治疗经验的积累发展到理论的形成并进而完善成为完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399.html

精气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的构成本原;中医学则认为人体的生命由精构成,由气维持。精是构成胚胎的本原物质,而气由精化,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气运行不息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3.哲学与医学中气概念的差异研究 中医学对气的认识,一方面继承了先秦哲学家的气论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9.html

认识中医学派_【中医宝典】

...的学术问题持有不同的学术见解而产生的分歧,随之引发的必然是学术争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医学派是中医学术争鸣的动力。 尽管“任何学者或学派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能垄断真理”(杨学功《学科意识与学派关系》),但“这些以不同的理论学说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61.html

气血精津液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气血精津液学说是关于人体生命物质的产主、分布、形态、运行及其机能等的中医生理学说。这一学说发端于春秋,形成于战国。集中地体现在《内经》一书中。《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之为“精”...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9.htm

《三易洞玑》中的中医理论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有关传统生命科学的认识,特别是有关中医理论的见解,颇有亮点内容。 关于藏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在象数易学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内经》无疑是多个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4.html

不可曲解阴阳的对立统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笔者认为,对中医阴阳理论的认识,应重感悟,应动态、全面地看待阴阳学说 应动态地看待阴阳学说 阴阳是一种哲学概念,是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阴阳之名最早见于《易经》,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即道路、道理之意,也可以称之为法则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75.html

中医爱好者眼中的中西医之别_【中医宝典】

...宇宙大人体”。西医用分析还原的方法看待问题,对于人体认识,倾向将所研究对象分离,大体上走从宏观到微观的道路,如从系统、器官、组织的研究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等细微结构。 三是诊病方式上有区别。中医诊病的四字原则“望、闻、问、切”极富人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00.html

共找到851,7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