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解与表达如何对接?_【中医宝典】

...中医最重者理法,然后才是方药。现代医学的理论无法理解中医理论的现实意义,只看到了中医方药的有效性,所以试图用他们的理论重新解释中药治病的原理,但事实早已作出了回答,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就如一定要用细胞学的理论去指导一个木匠的技能一样,是完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65.html

前言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开发抗衰老的药物以及讨论重危病症治疗为中心的大部头专著。内容洋洋数十万言,学理深奥,难为一般非专业人员所认识与掌握,更难解决家庭中老人的疾苦。有见于此,本书作者们乃以自己的临证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深入浅出地写成《常见老年疾病的中医防治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aonianjibingfangzhi/1045-4-0.html

中医与传统文化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自诞生以来,就吸允着传统文化的乳汁,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摇篮。 自古就有医易相通之说,表现为思维模式的同源,阴阳五行学说构筑了易经和中医两座大厦。易经中有关阴阳的概念,有关气的概念,有关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在中医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六十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68.html

中医理论各专题内容的探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同源-太极”,太极图的模式被认为可追溯中医阴阳学说、健康和疾病观的源起。虽然阴阳学说的科学性在现代不断被从各个角度加以证实,但近年来也有人认为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束缚了中医学在现代的发展,以致许多带有先进科学性质的医理,不是被排除在外,便是被...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5.htm

中医自我超越_【中医宝典】

...。 我们之所以觉得现代科学比中医要“概念明晰”,其实是因为我们缺乏中国传统的文化培养。西学东渐之初,中国人没有接受西方文化的基本思路时,反而觉得中国人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思想清楚明白,而西人的思路则难以理解。 如果脱离了中医在今天异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70.html

中医需要科学发展——兼与欧阳兵、赵荣波商榷_【中医宝典】

...内在根源之一。”笔者认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系统,同时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致用之学——科学技术的子系统,均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都要“继承前贤”并超越前贤。所以,中医需要寻根,但不能仅把中医靠向“寻根文化”,以“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97.html

玉米——粗粮中的养生佳品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就曾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中医讲食有四性、五味。玉米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 玉米含有丰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625.html

中医还用得着保卫吗安希孟_【中医宝典】

...西医、学解剖、学化学生物、学现代科学。离开心电图脑电图CT扫描的中医,是彻头彻尾的骗术!你学好英语,到美利坚合众国给死不讲卫生的美国人看病当郎中,喂他们一把中国草,难道不好吗?可是作者毕竟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医离不开西方科学。有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17.html

什么是中医养生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25.html

中医萎缩之我见_【中医宝典】

...来说,古书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历代中医固然少不了有因循守旧的一面,但另一面也必然对医书有一个去粗取精的筛选过程——扬弃无用的和有害的,而保留和发展有效的。时至今日,若尽信古医书,难道我们还要把中医发展史重演一遍么?可以说,如果中医界领导人如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67.html

共找到390,8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