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和_【中医宝典】

...□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对于“和”的探讨逐渐增多,诸如《中医“和”论》、《从<黄帝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和合”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温疫论》中从制方用药来揭示“和法”调和之义。在历代医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8.html

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寒凉属阴。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32.html

左右阴阳——青龙白虎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赠以同仁堂药坊虚骨酒,饮之而愈。愈后不知系何故,后见愚所治高鲁轩医案,不觉抚掌称快。“ 白纸黑字,写得甚明。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故知阴阳大义者,知一而毕,非浅学者可为。鹿角通督脉为食草之物以通东方木生之气,虎骨生四肢为食肉之物以通西方金杀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47.html

气功效应的中医机制_【中医宝典】

...气功虽涉及许多学科,但与中医学关系最密切。古代医学家大多通晓养生之术,而气功家也深知医药之理。一方面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通过这种实践与理论相互间的反复作用,气功效应的中医机制也逐渐被总结提炼出来:气功主要通过调神练意的过程或方法,起到调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40.html

膏方进补也要辨证辨病_膏药用法_【中医宝典】

...膏方是医生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为各人量身定制的兼顾补养与治疗、高效与简便的中药制剂。膏方配伍因人制宜,注重整体,全面考虑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我国江南地区,每到冬季,百姓常有的习惯,此习俗历史久远,至今不衰。 ...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52.html

阴阳的属性和普遍性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任何事物及其运动状态,都有“阴”“阳”两种属性。 自然界; 阳 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 阴 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 人体: 阳 男外表背上气腑实…… 阴 女内里腹下血脏虚……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无限可分性 例如:昼...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5.html

提高中青年中医临床疗效的几点建议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现代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西医基础知识,能适应临床需要;科研设计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以上三点决定了中青年中医有利于开展“微观辨证”、“辨病施治”和“中医现代化”。而其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中医基础理论理解和掌握不够,尤其是对中医古典医籍缺乏必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36.html

病因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体征。这种病因和病变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对于病因的分类,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如《黄帝内经》的阴阳分类法,汉·张仲景、宋·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阴阳病因说,把风雨寒暑等外来病因归属于阳,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7-0.html

中医生理学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著作。李聪甫撰于1956年。全书以中医脏腑生理学为中心,以《内经》和《难经》等古典医着为基本内容,分为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及整体概论等七篇加以论述。试图以现代解剖和生理学知识阐释和充实中医脏腑生理之内容,有利于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26.htm

中医生理学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著作。李聪甫撰于1956年。全书以中医脏腑生理学为中心,以《内经》和《难经》等古典医着为基本内容,分为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及整体概论等七篇加以论述。试图以现代解剖和生理学知识阐释和充实中医脏腑生理之内容,有利于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81.htm

共找到399,5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